出处: 苏洵六国论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喜欢 () 热度: 标签: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解释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上一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下一句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全诗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作者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苏洵的诗

猜你喜欢

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喜欢 () 热度:0℃

竹亦不待寻,清阴到窗牖。

喜欢 () 热度:0℃

人生如此亦不恶,饱食安坐初何功。

喜欢 () 热度:0℃

场屋抵须新议论,书堂更做好规模。

喜欢 () 热度:0℃

雨后春日迟,不寒亦不暴。

喜欢 () 热度:0℃

物暇遽之不同兮,余亦不知其何情。

喜欢 () 热度:0℃

岁十一月冰固宜,逆天进亦不可几。

喜欢 () 热度:0℃

嗟予为父亦不武,使汝孤冢埋冤魂。

喜欢 () 热度:0℃

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

喜欢 () 热度:0℃

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喜欢 () 热度:0℃
六国论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