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的诗词作品(共148篇)
- 读史述其十五周瑜
- 读史述其十九祖逖
- 茅檐杂诗其二
- 秋兴其六
- 野鸽其一
- 前重九一日送宜之之金陵其二
- 归鸦其四
- 读史述其十三田畴
- 拟古仍古韵其十二
- 拟古仍古韵其十
- 拟古仍古韵其六
- 拟古仍古韵其四
- 读史述其七张良
- 拟古仍古韵其十五
- 读史述其一侯生
- 读史述其二十五王猛
- 读史述其二十六刘裕
- 读史述其二十七颜延之
- 读史述其二十八乐陵王妃
- 读史述其二十九贺若敦
- 读史杂述其一
- 读史杂述其二
- 读史杂述其三
- 读史杂述其四
- 读史杂述其五
- 读史杂述其七
- 读史杂述其八
- 读史杂述其九
- 读史杂述其十
- 读史杂述其十一
- 读史杂述其十二
- 读史杂述其十三
- 寿叶绳毅先生
- 题茅檐
- 读史述其二十荀崧女灌
- 读史述其二十一王衍
- 读史述其二十二殷浩
- 读史述其二十三谢安
- 读史述其二十四王羲之
- 读史述其十六诸葛亮
- 读史述其十七孙嵩
- 读史述其十八刘琨
- 读史述其二蔺相如
- 读史述其三鲁仲连
- 读史述其四屈平
- 读史述其五伍员
- 读史述其六荆轲
- 拟古仍古韵其十六
- 拟古仍古韵其十七
- 赋得客帐梦封侯
- 别蒋季
- 读史述其八苏武
- 读史述其十四庞德公
- 读史述其十朱晖
- 读史述其十一李文姬
- 读史述其十二阮籍
- 拟古仍古韵其五
- 茅檐杂诗其一
- 招钱彦林仲芳兄弟饮
- 拟古仍古韵其一
- 拟古仍古韵其二
- 拟古仍古韵其三
- 拟古仍古韵其八
- 拟古仍古韵其九
- 拟古仍古韵其十一
- 拟古仍古韵其十三
- 拟古仍古韵其十四
- 归鸦其五
- 归鸦其六
- 归鸦其七
- 归鸦其八
- 野眺
-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一
-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二
-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三
-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四
-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五
-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六
- 乙卯春大人有文安之行送至京口大人用杨柳青青渡水人为韵赋七绝以别敬步原韵其七
- 赠子玄
- 往枫溪看梅经梅花道人弟园址
- 舟行其一
- 舟行其二
- 宿荻秋庵水阁其一
- 宿荻秋庵水阁其二
- 和陶饮酒其一
- 和陶饮酒其二
- 和陶饮酒其三
- 病中喜沈子玄仲操兄弟见过其一
- 代简答友人问舟
- 讯京师归客
- 和陶饮酒其五
- 日晚歌其二
- 日晚歌其一
- 田父述其二
- 和陶饮酒其十二
- 田父述其三
- 前重九一日送宜之之金陵其三
- 病中喜沈子玄仲操兄弟见过其二
- 和陶饮酒其八
- 归鸦其三
- 送程子长兼呈魏瓠园先生
- 和陶饮酒其十一
- 和陶饮酒其十九
- 简钱彦林谋阻唐宜之金陵之行其一
- 惜哉行其一
- 送唐污父入四安山
- 和陶饮酒其十四
-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六
- 和陶饮酒其六
- 家书其二
- 和陶饮酒其二十
-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一
- 幽径其一
-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四
- 和陶饮酒其十六
- 幽径其二
- 茅檐杂诗其五
- 前重九一日送宜之之金陵其一
- 田父述其一
- 作客东门行
- 秋兴其七
- 惜哉行其二
- 野鸽其二
- 和陶饮酒其七
- 简钱彦林谋阻唐宜之金陵之行其二
- 和陶饮酒其十
- 春晴
- 和陶饮酒其十三
- 大人奉使代藩期逝未返以诗纪怀其二
- 核舟记
- 长水怨
- 读史述 其九 李陵
- 九日同严知章澹如兄弟游茶磨山和周颐和诗叟
- 读史杂述 其六
- 放歌赠程子长
- 寄人
- 重过蒋氏莲雪居用昌谷韵
- 拟古仍古韵 其七
- 游秦驻山道上口占
- 呈鹿太公一百韵
- 猛虎行
- 和陶饮酒 其十五
- 戏题家塾
- 又赋得遍插茱萸少一人送宜之
- 有客
- 同唐宜之过枫溪访卞子厚先生
- 寄赠唐宜之兼呈知非道人
魏学洢生性孝顺
魏学洢生性孝顺。曾经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桥,断了脚,也不敢大声喊痛,唯恐父母担心受怕。
魏学洢闻名乡里
年少时,曾和父亲魏大中一起到帷萧寺苦读,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诵。成年之后,以擅长写文章闻名于乡里之间,而他所做的赋更是精妙,颇受大家的欣赏。
魏学洢东林党争
魏学洢生活在晚明阉党横行的时期,天启年间,魏忠贤在三十岁那年又造《百官图》,污蔑清廉的官员,甚至再唆使同党刑科给事中傅櫆劾汪文言、左光斗及魏大中,给这三人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说他们“招权纳贿”,更说左、魏两人“丑心险,色取行违,自命为血性男子,实为匪类”。魏忠贤更矫旨责怪:“魏大中互讦未悛,不得赴新任”玩弄言官于股掌之中。杨涟等人弹劾魏忠贤,不仅使其原形毕露,也使依附其下的干儿义孙们大为恐慌,为了惜恩邀宠,于是天启五年三、四月间,众人筹谋献策,倡兴大狱。诬陷杨涟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魏大中被捕之时,乡人号送者近万人。
魏学洢一心救父
魏大中被捕之时,魏学洢泣血号呼,随牢车北上。他不听从父亲劝阻,改换姓名、容貌,秘密地在后跟随缇骑,沿途打听父亲的起居。抵达北京后,白天藏匿在客店之中,昼伏夜出,四处求救,但父执辈之人有的拒不相见,有的则对他仰天长叹,相对而泣,无可奈何而已。魏学洢虽然也想上书以己代父,但未能如愿。
魏学洢父死子还
魏忠贤又矫旨下令,对六人“严刑追赃比较,五日一回奏”,于是狱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血流离,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诬接受熊廷弼等人贿赂,亦为欲加之罪。最后竟被诬陷坐赃而死。死之时溽暑殷雷,相验领埋之旨,迟迟不下,过了六七天才差官发尸,和杨涟、左光斗等三人尸体由牢穴中拖出,骸胀而黑,肌生蛆蚋,溃烂零落,几难以辨认,那年魏大中五十一岁。魏学洢领了父亲的尸体,匍匐扶衬归乡,日夜伏草啼号。
魏学洢绝望去世
魏大中虽死,但追赃的行动并未停止,因此魏学洢被下浙江监狱。魏学洢在家庭遭此大变,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痛心疾首,因此也视死如归。在这同一年,魏学洢也因病而死,死时才二十九岁。一生没做过官,著有《茅檐集》8卷,为《四库全书》收录,内《核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