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喜欢 () 热度: 标签: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解释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想通过这封信来打动韩琦,从而得到他的接见和赏识。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上一句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下一句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全诗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作者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苏辙的诗

猜你喜欢

秋毫宛皆具,独窃天地功。

喜欢 () 热度:0℃

结从天地初,生自一拳际。

喜欢 () 热度:0℃

已载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喜欢 () 热度:0℃

可不惧哉!

喜欢 () 热度:0℃

呜呼!

喜欢 () 热度:0℃

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喜欢 () 热度:0℃

嘉祐八年,刻於石。

喜欢 () 热度:0℃

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

喜欢 () 热度:0℃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喜欢 () 热度:0℃

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喜欢 () 热度:0℃
上枢密韩太尉书赏析

  此文是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选自《栾城集》卷二十二。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一个是刚刚考取进士的青年,一个是掌管全国军权的大官,怎么开口下笔呢?  首先是称谓问题。为了表示尊重,不直呼对方,而称“太尉执事”。“执事”,左右的人。这是表示谦谨的说法。  正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先从作文当有养气之功谈起,明确提出:“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文章是“气”的表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