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邵雍山村咏怀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喜欢 () 热度: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解释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写下了这首诗。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上一句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全诗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作者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 ► 邵雍的诗

猜你喜欢

友朋欣慕自如此,何况斯民父母亲。

出处:欧阳修寄题宜城县射亭

喜欢 () 热度:

蛙鸣鼓吹春喧耳,草暖池塘梦费吟。

出处:欧阳修留题安州朱氏草堂

喜欢 () 热度:

赌墅乞甥宾对弈,惊鸿送目手挥琴。

出处:欧阳修留题安州朱氏草堂

喜欢 () 热度:

嗟予远捧从军檄,不得披裘五月寻。

出处:欧阳修留题安州朱氏草堂

喜欢 () 热度:

但喜交情久弥重,休嗟人事老多艰。

出处:欧阳修寄子春发运待制

喜欢 () 热度:

壮心未忍悲华发,强饮犹能倒玉山。

出处:欧阳修寄子春发运待制

喜欢 () 热度:

留滞江湖应不久,多为春酒待君还。

出处:欧阳修寄子春发运待制

喜欢 () 热度:

曙河兼斗役,沓嶂隐云深。

出处:欧阳修将至淮安马上早行学谢灵运体六韵

喜欢 () 热度:

寒鸡隔树起,曲坞留风吟。

出处:欧阳修将至淮安马上早行学谢灵运体六韵

喜欢 () 热度:

征夫倦行役,秋兴感登临。

出处:欧阳修将至淮安马上早行学谢灵运体六韵

喜欢 () 热度:
山村咏怀赏析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