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最有名的十首诗
吴潜的诗词作品(共269篇)
-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 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
-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 卜算子·苕霅水能清
- 水调歌头·焦山
-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 鹊桥仙·扁舟昨泊
- 如梦令
- 青玉案
- 柳梢青(己未元夕)
- 踏莎行
- 九华山天台峰新晴晓望
- 满江红(梅)
-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
- 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
- 鹊桥仙·馨香饼饵
- 水调歌头(题烟雨楼)
- 宝鼎现(和韵已未元夕)
- 水调歌头(夜来月佳甚,呈景回、自昭二兄。戊午八月十八日)
- 满庭芳(西湖)
- 秋夜雨(客有道秋夜雨古词,因用其韵,而不知角之为阁也。并付一笑)
- 南乡子(和韵,己未八月十日郊行)
- 长相思·上帘钩
- 海棠春(三用韵)
- 望江南
- 虞美人
- 暗香
- 暗香(再和)
-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 摸鱼儿
- 青玉案(和刘长翁右司韵)
- 柳梢青
- 卜算子
- 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 霜天晓角·云收雾辟
-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 霜天晓角·新词唱彻
- 朝中措(和自昭韵)
- 朝中措(三用韵)
- 水调歌头(己未中秋无月)
- 水调歌头
- 长相思·燕高飞
- 望江南/忆江南
- 蝶恋花
- 喜迁莺
- 满江红(京口凤凰池和芦川“春水连天”韵。池,苏魏公旧游也。)
- 念奴娇(再和)
- 满江红(姑苏灵岩寺涵空阁)
- 念奴娇(三和)
- 满江红(戊午九月七日,碧沚和制几韵)
- 满江红(上已后日即事)
- 贺新郎(因梦中和石林贺新郎,并戏和东坡乳燕飞华屋)
- 疏影
- 浪淘沙
- 南乡子
- 满江红(己未赓李制参直翁俾寿之词)
- 永遇乐(再和)
- 水调歌头(出郊玩水)
- 满江红(戊午秋半,偕胡景回,刘自昭二兄小饮待月)
- 满江红(九日效行)
- 满江红(寄赵文仲、南仲领淮东帅宪)
- 酹江月(梅)
- 贺新郎(寄赵南仲端明)
- 贺新郎(春感)
- 二郎神
- 解连环
- 祝英台近(和吴叔永文昌韵)
- 蝶恋花(吴中赵园)
- 诉衷情
- 长相思
- 鹧鸪天(和古乐府韵送游景仁将漕夔门)
- 五用出郊韵三首 其一
- 景回兄和篇甚佳信笔再用韵
- 九用喜雨韵三首 其二
- 劭农三首 其三
- 喜雨二解 其一
- 水调歌头 其六 喜晴赋
-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其九
- 诸路发解劝驾
- 再用前韵二首 其一
- 走马灯赓张枢副韵
- 吴波亭二首 其一
- 舟檥娥祠敬留二绝
- 再用前韵二首 其二
- 再用出郊韵似延庆老三首
- 再用前韵二首
- 五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 如梦令 其三
- 和翁处静赋木香
-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
- 水调歌头 其五 江淮一览
- 满江红 其二 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
- 因藏主持此稽首诸山如有小小寺院保明出世
- 谢世诗二首
- 十三四用喜雪韵四首 其四
- 真如劝农二首
- 游白纻山
- 自叹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出生在名宦之家,其曾祖、祖父、伯父、父亲均是当朝名儒。父亲吴柔胜乃程、朱理学的饱学之仕,治学极为严谨,为南宋理学的复兴和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吴潜少小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作文急促而就,加之书香门第的耳濡目染,从小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庆元(今浙江宁波市)是南宋重要的军事重地,吴潜在此担任较长时间的知府兼沿海制置使,他在巩固边防、发展经济的同时,尤其重视平民教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作时亭及诸生祠,先后有几千子弟入学,并给于穷苦的学童以食宿的周给。一时家咏人习,学风蔚然。社会风气也得以大大淳化,“昔日荡无纪纲,而今粗知理法”。
又主篡修编了《四明续志》十二卷,这部珍贵的志书,现已成为了解宋、元时期边防、边贸、教育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吴潜在庆元为政时期,边防巩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教育发展,离任时,百姓匍伏挽留,热泪相送。
循州(今广东省河源市)东山寺不仅是善男信女顶礼膜拜之地,也是尊师重教之地。吴潜罢官贬谪循州期间(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1年),在东山寺创设了“三沙书院”,又名“东山书院”,常偕士大夫、文人墨客在此讲授道经,并收取了过百余名学生,他以饱满的热情,向循州学人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南宋理学,开启了潮汕地区启蒙教育的先河。
吴潜几度在地方任职,对平民教育倾注了巨大的热情,为推动程、朱理学的发展和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吴潜诗词及在南宋词坛上的地位词者诗余也。两宋时期是中国词发展的颠峰时代,大家蜂起,佳作迭出,吴潜就是这群星闪耀中的一颗。他的词风激昂凄劲,慷慨悲怆,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与稼轩(辛弃疾)词媲美。吴潜与同时代的文人骚客多有诗词唱和往来,著名词人吴文英即出其门下,任其幕僚。吴潜存世词作共计268首,《全宋词》收有其词256首,在南宋词坛占有重要地位,是南宋著名的实力词人,为南宋一大家。
明人梅鼎祚将吴潜著作整理成《履斋诗馀》、《许国公奏稿》等传世。
吴潜多篇诗词描写了家乡的美丽风光、山村生活的怡然自得以及小住家乡时不争而闲适的愉快心情。如吴潜在50岁时回忆家乡皖南和儿时生活写下的14首《望江南》词,每首均以“家山好”开头,情真意切,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