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最有名的十首诗
纳兰性德的诗词作品(共99篇)
- 秣陵怀古
-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 长相思
-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 蝶恋花·出塞
- 临江仙·寒柳
-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 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 采桑子·九日
-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 金缕曲·赠梁汾
-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胜
-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 琵琶仙·中秋
- 赤枣子·风淅淅
-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 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 梦江南·昏鸦尽
-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 踏莎行·月华如水
-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 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 清平乐·风鬟雨鬓
-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 生查子·惆怅彩云飞
-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 南乡子·秋暮村居
- 鬓云松令·枕函香
-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 鹧鸪天·离恨
-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
-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 红窗月·燕归花谢
-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 眼儿媚·咏梅
- 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 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 谒金门·风丝袅
- 荷叶杯·知己一人谁是
- 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 风流子·秋郊即事
-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 卜算子·新柳
- 望江南·咏弦月
-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
- 酒泉子·谢却荼蘼
- 霜天晓角·重来对酒
- 于中好·别绪如丝梦不成
-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 南乡子·泪咽却无声
-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 金缕曲·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 清平乐·烟轻雨小
- 采桑子·白衣裳凭朱阑立
- 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
- 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 一丛花·咏并蒂莲
-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 青衫湿·悼亡
- 浪淘沙·红影湿幽窗
- 梦江南·新来好
-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 采桑子·拨灯书尽红笺也
- 浣溪沙·庚申除夜
- 踏莎行·倚柳题笺
- 点绛唇·咏风兰
- 清平乐·凄凄切切
-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顺治十一年(1654年)十二月十二日,纳兰性德生于京师,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纳兰性德御前侍卫
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纳兰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皇太极生母),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
纳兰性德寄情诗词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纳兰性德二十四岁时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9首,合为《纳兰词》。传世的《纳兰词》在当时社会就享有盛誉,为文人学士高度评价。时人云,“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词的影响力之大。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今宋庆龄故居内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著名。
纳兰性德英年早逝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农历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纳兰性德葬于何处位于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北,皂甲屯西一处台地上。建于清代顺治三年,总面积约为340亩,墓地分为南寿地、北寿地两个部分,共有宝顶9座,土坟两座。
纳兰性德墓的宝顶建筑宏大,底座为青石,宝顶中部为汉白玉,镌刻有图案,上部为三合土夯实的半圆顶。纳兰氏家族墓地在清代基本保存完好,后多次被盗。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1970年冬,被彻底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