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喜欢 () 热度: 标签: 湘江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解释
晏几道自幼潜心六艺,旁及百家,尤喜乐府,文才出众,深得其父同僚之喜爱。他不受世俗约束,生性高傲,不慕势利,从不利用父势或借助其父门生故吏满天下的有利条件,谋取功名。此词借写一个歌妓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实则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愁绪。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下一句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全诗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作者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 晏几道的诗

猜你喜欢

閒窗戏把丹青笔,描写人间懊恼情。

喜欢 () 热度:0℃

湘江又见棠花发,漓浦还闻俎豆成。

喜欢 () 热度:0℃

湘江溟洞入无滓,衡岳凌空郁岑巀。

喜欢 () 热度:0℃

不得已勉承先生之命,姑为一言复之,先生亦恕其老誖否耶?

喜欢 () 热度:0℃

延及暮年,则又跧伏穷山僻壤之中,耳目固陋,旧学消亡,盖本不足以记斯楼。

喜欢 () 热度:2℃

居平质驽才下,患于有书而不能读。

喜欢 () 热度:0℃

若琬则无以与于此矣。

喜欢 () 热度:0℃

循是道也,虽传诸子孙世世,何不可之有?

喜欢 () 热度:0℃

今健菴先生既出其所得于书者,上为天子之所器重,次为中朝士大夫之所矜式,藉是以润色大业,对扬休命,有余矣,而又推之以训敕其子姓,俾后先跻巍科,取宦仕,翕然有名于当世,琬然后喟焉太息,以为读书之益弘矣哉!

喜欢 () 热度:0℃

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书者而能如是乎!

喜欢 () 热度:0℃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赏析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  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