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喜欢 () 热度: 标签: 芙蓉日暮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解释
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舒亶因与尚书省意见相左逐出京城,在家赋闲十年后,再次被任用。但入京后却已是物是人非,不由得对自己的身世感到孤独和凄凉并且渴望友人的信息,于是创作了这首词并寄予一为字为公度的友人。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下一句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全诗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作者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余姚大隐)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点刑狱,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荆湖北路都矜辖。蔡京以舒亶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赠龙图阁学士。 ► 舒亶的诗

猜你喜欢

青原寡妇哭何事,日暮东风吹纸钱。

喜欢 () 热度:11℃

十里芙蓉双桨过,五湖秋色醉中看。

喜欢 () 热度:0℃

宣平南去把芙蓉,招手黄山万丈峰。

喜欢 () 热度:0℃

罗袜淩波骄不得,芙蓉偏在露寒多。

喜欢 () 热度:0℃

玉女紫霄三万丈,晓妆天镜浸芙蓉。

喜欢 () 热度:1℃

一舸图书前路去,大江秋色照芙蓉。

喜欢 () 热度:0℃

六桥秋色如春色,犹向芙蓉十里行。

喜欢 () 热度:0℃

五云驿近芙蓉嶂,何限庭前玉树花。

喜欢 () 热度:0℃

三尺芙蓉君自佩,何人不识是纯钩。

喜欢 () 热度:0℃

壁立中丞第一峰,后来叠出玉芙蓉。

喜欢 () 热度:0℃
虞美人·寄公度赏析

  这首《虞美人》是一首寄给友人的词作,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下片抒情,用陆凯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全词借景寓情,情感真挚深厚,格调悲凉深沉,语言清婉雅丽。  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沧波起”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