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朱熹秋夕二首 其二

忆在中林日,秋来长掩关。

喜欢 () 热度: 标签: 秋来
"忆在中林日,秋来长掩关。"解释
暂无
忆在中林日,秋来长掩关。上一句
琴书写尘虑,菽水怡亲颜。
忆在中林日,秋来长掩关。全诗
忆在中林日,秋来长掩关。作者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朱熹的诗

猜你喜欢

秋来礼兴今朝醉,老去新诗异代看。

喜欢 () 热度:2℃

郎种菊花何远离,秋来花发倍相思。

喜欢 () 热度:0℃

都护防边旦夕劳,秋来天子赐征袍。

喜欢 () 热度:0℃

秋来不敢题纨扇,宣室于今万事劳。

喜欢 () 热度:0℃

燕地逢君晚,秋来樽酒期。

喜欢 () 热度:0℃

乌台月暗怀乡远,鹤发秋来入梦深。

喜欢 () 热度:0℃

秋来应有相思梦,莫惜音书寄往还。

喜欢 () 热度:0℃

遥想秋来风露冷,芭蕉抽叶几回青。

喜欢 () 热度:0℃

谁道秋来悲宋玉,江南游子更沾衣。

喜欢 () 热度:0℃

新坟峨峨倚山麓,春去秋来草应绿。

喜欢 () 热度:2℃
秋夕二首 其二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