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苏轼西江月·重九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

喜欢 () 热度: 标签: 黄花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解释
  历史上对该词的创作背景争论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重阳节上,也有人认为作于重阳节前,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首词是送别徐君猷时写下的赠别词。当时词人照例登栖霞楼饮宴宾客,登高赏菊,而徐守猷已离开黄州四个多月。词人即景生情,怀念起黄州人尊敬的“遗爱守”徐君猷,特作此词。  一说此词作于壬戌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重阳节,当时身处黄州的苏轼登高上栖霞楼,念及弟弟子由而写下此词。 [5] 1077年,苏轼改知徐州,他的弟弟苏辙送他到徐州任上,兄弟相聚数月,相得甚欢。八月,苏辙将赴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上一句
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下一句
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全诗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作者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 苏轼的诗

猜你喜欢

引领内感伤,行行怀百忧。

喜欢 () 热度:0℃

时光临角黍,穑事望梅霖。

喜欢 () 热度:0℃

黄花何处酬佳节,白鸟沧洲引兴多。

喜欢 () 热度:3℃

黄花初过重阳节,白发来邀栗里翁。

喜欢 () 热度:0℃

秋霜落木黄花节,破帽西风白发情。

喜欢 () 热度:0℃

白发持螯能几醉,黄花在眼即重阳。

喜欢 () 热度:0℃

百事不营惟美睡,黄花时节雨班班。

喜欢 () 热度:0℃

玉兰堂下秋风早,幽竹黄花不负余。

喜欢 () 热度:0℃

九日黄花聊对酒,千山红树正凭栏。

喜欢 () 热度:0℃

相逢醉语休辞数,城外黄花渐觉希

喜欢 () 热度:0℃
西江月·重九赏析

  赏析(一)  该词上片写别情,开头两句写景由近及远:“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这两句词行文结构上的整齐对仗,也为这首词的意境铺开增加了无限的美感。然而,空间上的开阔却和时间上的收缩不同,后两句词人开始交代事件:“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这两句应题说明了送别一事,通过时间上由远及近的对比,借“当年”徐州聚会的热闹气氛与“今日”送别友人的凄清情景作比较,更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寂寞和失落的悲凉心情。上片营造出的词人送别友人时的矛盾心理,很好地暗示了他与徐君猷的感情之深,于是下片起韵先说道:“莫恨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