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苏洵辨奸论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

喜欢 () 热度:32℃ 标签: 有人得志未必有未动人造作相与好名以动而不之行不足容貌言语议论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1069年,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保守派为打击王安石,传出了这篇文章,并署名为已死去的苏洵,借以闲适作者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就“见微知著”,预见到他得志必为奸。《辨奸论》是否是苏洵所作,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诗句的注释

有人(You Ren ) : 1.谓有杰出的人物。 2.谓有靠山。 3.泛指有某人。

得志(dé zhì ) : 达到自己的志愿。《易经.贲卦.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惟达者为能通之。」近得意反潦倒,落魄

未必(wèi bì ) : 不一定。《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事至今日,怎敢爱宝?但恐您此行未必了得事也。」《红楼梦.第四九回》:「这雪未必晴。纵晴了,这一夜下的也彀赏了。」反必然,一定

动人(dòng rén ) : 感动人。如:「这首音乐相当动人。」诱人。《红楼梦.第一回》:「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掐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也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

造作(zào zuò ) : 制造、捏造。《三国志.卷八.魏书.张鲁传》:「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故意做出的不自然举动。如:「矫揉造作。」近矫饰反自然

相与(xiāng yǔ ) : 相偕、相互。《文选.马融.长笛赋》:「于是游闲公子,暇豫王孙,心乐五声之和,耳比八音之调,乃相与集乎其庭。」《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于是相与结侣,携手俱游。」结交。《后汉书.卷三

好名(hǎo míng ) : 好名声。《红楼梦.第五一回》:「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儿也罢了。」喜爱虚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怨诮滋生,赧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初刻拍

不足(bù zú ) : 不值得。《文选.石崇.王明君词》:「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三国演义.第一○回》:「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近不敷不够。《诗经.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容貌(róng mào ) : 面貌、相貌。《三国演义.第一○回》:「吾观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近相貌,状貌,姿容,姿色

言语(yán yǔ ) : 1.说话﹔说。2.吩咐﹔命令。3.禀报。4.争执。5.善于辞令。亦指善于辞令者。6.言辞﹔话。7.指闲话﹐不满意的话。8.指词章﹐文辞著作。9.喻虫鸟鸣叫。10.指口头语言。

古文观止(gǔ wén guān zhǐ ) : 总集名。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十二卷。收录先秦至明代散文、骈文作品二百二十二篇,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议论(yì lùn ) : 批评讨论。《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恪恐人议论,先搜求众官将过失,轻则发遣边方,重则斩首示众。」《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许多人围著他,撑著眼睛,东一簇,西一簇的纷纷议论。」近评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上一句
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下一句
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全诗
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作者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苏洵的诗

猜你喜欢

饼即从来是面,造作随人百变。

喜欢 () 热度:0℃

智者造作皆空,声闻触途为滞。

喜欢 () 热度:0℃

梦时梦中造作,觉时觉境都无。

喜欢 () 热度:0℃

大浪虽高不足知,百年凡木长干枝。

喜欢 () 热度:0℃

微芳虽不足,含咀愿相亲。

喜欢 () 热度:0℃

方假排虚翮,相与北山丛。

喜欢 () 热度:0℃

言语即是大道,不假断除烦恼。

喜欢 () 热度:0℃

若欲悟道真体,莫除色声言语。

喜欢 () 热度:0℃

面是正邪之本,由人造作百变。

喜欢 () 热度:0℃

荚明不足贵,燋烬岂为疑。

喜欢 () 热度:0℃
辨奸论赏析

  《辨奸论》旨在诋毁王安石,竭力反对“新党”,抛开其本旨,有二点与当今相类:  其一,作者谓王安石“口诵孔老之书,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语言,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王安石是否如此,且不论。但阴贼险狠如王卢之合一,代有其人,今也不鲜,这是此论给予后人的启迪之一,须警惕而“辨”。否则,其祸轻则杀身,重则祸国殃民。  其二,作者提到一种“不近人情”的现象:“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