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喜欢 () 热度: 标签: 琵琶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解释
  自汉代以来, 王昭君的故事一直是诗人们乐于吟诵的题材,但在主题上大多不出“悲怨”二字。嘉祐四年(1059)王安石(字介甫)作《明妃曲二首》,议论新警,一时和者甚众。欧阳修也作两首以和。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上一句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下一句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全诗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作者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欧阳修的诗

猜你喜欢

邯郸女儿年十五,能弹琵琶善歌舞。

喜欢 () 热度:2℃

此时属县望汉官,君独躬耕吟「梁父。

喜欢 () 热度:8℃

玉颜空作琵琶怨,谁教明妃出塞来!

喜欢 () 热度:0℃

风尘何处躬耕好,垂老还为梁父吟!

喜欢 () 热度:0℃

犹有舌存非是拙,更无家在莫思归。

喜欢 () 热度:0℃

独从忧乐感兴衰,空吊环州一抔土。

喜欢 () 热度:0℃

躬耕岂愿将军顾,肥遁聊成处士名。

喜欢 () 热度:0℃

夜泊浔阳江上沙,扁舟何处载琵琶。

喜欢 () 热度:0℃

已用明珠为匼匝,更输白璧教琵琶。

喜欢 () 热度:0℃

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

喜欢 () 热度:0℃
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赏析

  这组诗第一首头四句,破空而来,用类似散文的诗语,写胡人游猎生活,晴示胡、汉之异。接着以“谁将汉女嫁胡儿”,接到明妃身上。写明妃以“汉女嫁胡儿”,以“如玉”之颜面,冒“无情”之“风沙”,而且“身行”之处,连“中国(指中原)人”也看不到,明示明妃“流落”之苦。接下用“推手为琵却手琶”,紧承“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却手”,犹言一推一放。“琵琶”本是象声词,如同现代说的“噼啪”,以乐器之声为乐器之名。一推一放,噼噼啪啪,刻画明妃满腔哀思,信手成曲。但琵琶哀音,却十分感人,连胡人听了“亦咨磋”不已。这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