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

喜欢 () 热度: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欣赏
暂无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下一句
岂是调羹双妙手,故教初发劝持觞。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全诗
当年负鼎去干汤,至味须参芍药芳。作者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的诗

猜你喜欢

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

出处:陆游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

喜欢 () 热度:

书来寄我宴时诗,归鬓知添几缕丝。

出处:陆游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

喜欢 () 热度:

有志未须深感慨,筑城会据拂云祠。

出处:陆游得韩无咎书寄使虏时宴东都驿中所作小阕

喜欢 () 热度:

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

出处: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

喜欢 () 热度:

此行十日苦滞留,我亦芦丛厌鸣橹。

出处: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

喜欢 () 热度:

书生快意轻性命,十丈蒲帆百夫举。

出处: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

喜欢 () 热度:

星驰电骛三百里,坡陇联翩杂平楚。

出处: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

喜欢 () 热度:

船头风浪声愈厉,助以长笛挝鼍鼓。

出处: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

喜欢 () 热度:

岂惟澎湃震山岳,直恐澒洞连后土。

出处: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

喜欢 () 热度:

起看草木尽南靡,水鸟号鸣集洲渚。

出处: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馀里遂抵雁翅浦

喜欢 () 热度: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赏析介绍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