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苏轼寄黎眉州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喜欢 () 热度:0℃ 标签: 且待渊明归去诗酒流年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寄黎眉州》苏轼40岁左右知密州,在密州所属的胶西县,写诗遥寄任眉州知州的黎錞。诗将瓦屋山和峨眉山对举,梦回萦绕的家乡山水如在眼前。表达了对共同恩师欧阳修的怀念和归隐之情,由于苏轼不满新法,政治上受压抑,思乡、归隐之情甚浓。

诗句的注释

渊明(yuān míng ) : 深远明达。

归去(guī qù ) : 回去。唐.李白〈题金陵王处士水亭〉诗:「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水浒传.第三二回》:「恐父亲烦恼,先发付兄弟宋清归去。」

诗酒(Shi Jiu ) : 1.做诗与饮酒﹔诗与酒。

流年(liú nián ) : 如流水般消逝的时间。唐.杜甫〈雨〉诗:「悠悠边月破,郁郁流年度。」术数用语。星象命理家称人一年的运气为「流年」。如:「流年不利」。也称为「小运」。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上一句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全诗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作者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 苏轼的诗

猜你喜欢

我同陶渊明,远忆颜光禄。

喜欢 () 热度:0℃

心犹慕渊明,归来归柴桑。

喜欢 () 热度:0℃

愿效陶渊明,翦纱为破巾。

喜欢 () 热度:0℃

聊作渊明饮,临流酒易醒。

喜欢 () 热度:0℃

知君归去心,已逐秋风起。

喜欢 () 热度:0℃

何当归去来,临流重洗耳。

喜欢 () 热度:0℃

来时露沾屩,归去月侵锄。

喜欢 () 热度:0℃

且待风色回,出口始浩荡。

喜欢 () 热度:0℃

青鸟传音日几回,鸡鸣归去暮还来。

喜欢 () 热度:0℃

潇湘归去人,正值江南春。

喜欢 () 热度:0℃
寄黎眉州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在密州任上寄赠黎錞的。黎錞,字希声,四川渠江人,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他以尚书屯田郎中出知眉州,所以称“黎眉州”。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黎錞的友情,并表达了对他们共同的恩师欧阳修的怀念。由于苏轼不满新法,政治上受压抑,思乡、归隐之情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