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苏轼江神子·江景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喜欢 () 热度:0℃ 标签: 娉婷何处白鹭有意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娉婷(pīng tíng ) : 轻巧美好。汉.辛延年〈羽林郎〉诗:「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妖娆如太液池边解语并头花,娉婷似昭阳宫里学舞的双飞燕。」美女。唐.白居易〈夜闻歌者

何处(hé chǔ ) : 那里、那儿。疑问之词。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二首之一:「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三国演义.第三回》:「久不相见,今居何处?」近那边,那里,那处,哪里

白鹭(bái lù ) : 动物名。鸟纲鹳鹭目。羽毛纯白,只有嘴与脚呈黑色,夏季头顶处生纯白色长毛。以水中的鱼类、水生动物和昆虫为食物。大量啄食田中害虫,是一种益鸟。也称为「鹭鸶」。

有意(yǒu yì ) : 有意图,有某种意念。《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故意。《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太史公曰》:「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上一句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下一句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全诗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作者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 苏轼的诗

猜你喜欢

山色不须买,江流何处涯。

喜欢 () 热度:0℃

团枝密密都如雪,野雀飞来翅合香。

喜欢 () 热度:0℃

水边攀折此中女,马上嗅寻何处郎。

喜欢 () 热度:0℃

从来鉴裁主端正,不藉娉婷削肩胛。

喜欢 () 热度:0℃

记取似丹葩,知开向何处。

喜欢 () 热度:0℃

试问彼侠少,何处跨金鞍。

喜欢 () 热度:0℃

长芦江口发平明,白鹭洲前已朝膳。

喜欢 () 热度:0℃

南州岂难到,何处淹行迹。

喜欢 () 热度:0℃

他日欲重过,茫茫何处是。

喜欢 () 热度:0℃

霖雨虽有意,风雷莫相扶。

喜欢 () 热度:0℃
江神子·江景赏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