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喜欢 () 热度:27℃ 标签: 孤山秋天隐居抒情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诗人林逋隐居杭州时,结庐西湖之孤山。孤山之上有孤山寺,这是他常常喜欢登览的胜地。此诗是诗人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在孤山寺端上人房饱览风景时有感而作。

诗句的注释

孤山(gū shān ) : 孤立的山头。反群峰山名。位在浙江省杭县的西湖,界于里外二湖之间,宋代林逋隐居于此山的北麓。

秋天(Qiu Tian ) : 1.秋日的天空。 2.秋季。

写景(xiě jǐng ) : 1.描绘景物。

隐居(yǐn jū ) : 退居山野,不问世事。《论语.微子》:「谓虞仲夷,隐居放言。」《三国演义.第一五回》:「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因避乱隐居于此。」近豹隐,遁世,幽居

抒情(Shu Qing ) : 1.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下一句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全诗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作者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林逋的诗

猜你喜欢

龙威丈人名隐居。

喜欢 () 热度:0℃

兴怀孤山人,种梅千古名。

喜欢 () 热度:0℃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喜欢 () 热度:0℃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

喜欢 () 热度:0℃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

喜欢 () 热度:0℃

不缘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鹦鹉洲。

喜欢 () 热度:0℃

丹穴娇雏七十只,一时飞上秋天鸣。

喜欢 () 热度:0℃

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喜欢 () 热度:0℃

隐居在林薮,智日何由出。

喜欢 () 热度:0℃

秋天如镜空,楼阁尽玲珑。

喜欢 () 热度:0℃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赏析

  林逋隐居杭州时,在西湖孤山结庐。孤山之有孤山寺,这是他常常喜欢登览的胜地。该写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内饱览山上风景。诗以素淡的笔触,描绘出幽邃的景色,造成一神幽寂的意境。而这种境界,正是林逋这位幽人(隐士)所眷恋的。  首联破题领起:诗人凭栏远望的地点在孤山寺端上人房;至于房的方位,孤山塔后有一座阁,房间就在此座寺阁的西边。诗人凭阑纵目时,思绪飞得很远、很远。他并没有明说幽思因何而起,而是将笔荡开,于颔、颈二联画了四幅风景画。  画面在“望”中一幅幅依次展开。先是一幅“方外寺”:阴森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