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杜甫宿府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喜欢 () 热度: 标签: 月色自语天月角声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解释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做这么个参谋,每天天刚亮就得上班,直到夜晚才能下班。杜甫家住成都城外的浣花溪,下班后来不及回家,只好长期住在府内。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秋天。所谓“宿府”,就是留宿幕府的意思。因为别人都回家了,所以他常常是“独宿”。   杜甫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这理想难得实现,所以早在乾元二年(759年),他就弃官不做,摆脱了“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的牢笼生活。这次作参谋,虽然并非出于杜甫自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上一句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下一句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全诗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作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

猜你喜欢

捣衣向中宵,银河月色饶。

喜欢 () 热度:0℃

霜华月色相凌乱,游丝冉冉迷归翰。

喜欢 () 热度:0℃

暮度浑如侵月色,朝翻疑是带霜华。

喜欢 () 热度:0℃

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

喜欢 () 热度:0℃

池塘稻白芽,感时含帝灵。

喜欢 () 热度:0℃

苧袍浮霜踏月色,夜未及鼓犹携将。

喜欢 () 热度:0℃

角声云外响,灯影浪中摇。

喜欢 () 热度:0℃

今夕人情今夕酒,旧时月色旧时愁。

喜欢 () 热度:0℃

越来溪上波声小,鲁望祠前月色多。

喜欢 () 热度:0℃

上陈道里遥,下感时序迁。

喜欢 () 热度:0℃
宿府赏析

  此诗首联倒装。按顺序说,第二句应在前。其中的“独宿”二字,是一诗之眼。“独宿”幕府,眼睁睁地看着“蜡炬残”,其夜不能寐的苦衷,已见于言外。而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则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清代方东树指出:“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而造句之新颖,也非同一般。七言律句,一般是上四下三,这一联却是四、一、二的句式,每句读起来有三个停顿。诗人就这样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以顿挫的句法,吞吐的语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