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温庭筠过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喜欢 () 热度: 标签: 溪水有情无情三日入山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解释
  这首诗是作者在公元830年(唐文宗大和四年)秋冬之际所作。此诗是温庭筠由秦(陕西)入蜀(四川)途中经汉中府略阳县(今属陕西)东南八十里的分水岭时所作。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下一句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全诗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作者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温庭筠的诗

猜你喜欢

愿移茅屋来相就,溪水长竿并钓鱼。

喜欢 () 热度:0℃

昆崙冈头三日火,白玉皎皎无烧痕。

喜欢 () 热度:0℃

西风等是无情物。

喜欢 () 热度:0℃

犹持入山心,逦迤向城市。

喜欢 () 热度:0℃

我无戈与矛,何能入山樵。

喜欢 () 热度:0℃

文章犹壮身衰老,金石无情世今故。

喜欢 () 热度:0℃

西溪溪水拍长天。

喜欢 () 热度:0℃

昨夜骤添溪水、绕村流。

喜欢 () 热度:0℃

萦纡入山腰,一望田膴膴。

喜欢 () 热度:0℃

我常对雪寂无声,雪来见我如有情。

喜欢 () 热度:0℃
过分水岭赏析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往往是使平凡事物富于诗意美的一种艺术手段。这首短诗,很能说明这一点。  诗中所写的分水岭,大约是今陕西略阳县东南的嶓冢山。这是秦蜀或秦梁间往来必经之地,是唐代著名的交通要道,故一般径称分水岭而不必冠以所在地。题称《过分水岭》,实际上写的是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以及由此引起的诗意的感受。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溪水无情却似对我脉脉有情,进山三天得以有它伴我同行。  首句从溪水写起。溪水是没有感情的自然物,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