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陶渊明蜡日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

喜欢 () 热度: 标签: 风雪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解释
  这首诗写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时年陶渊明五十八岁,诗人恰逢蜡日,即兴而作。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下一句
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全诗
风雪送余运,无妨时已和。作者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的诗

猜你喜欢

孟冬风雪苦萧萧,之子悬旌怅独遥。

喜欢 () 热度:0℃

风雪走沮洳,旧路充炎蒸。

喜欢 () 热度:0℃

岁暮少风雪,回禄稍擅权。

喜欢 () 热度:0℃

蒙蒙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

喜欢 () 热度:0℃

濛濛风雪人气薄,漠漠烟尘剑花蚀。

喜欢 () 热度:0℃

祇应诗句独有得,不减灞桥风雪间。

喜欢 () 热度:0℃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

喜欢 () 热度:0℃

风雪集岁晏,掩关聊自休。

喜欢 () 热度:0℃

船儿住,且醉浪花中。

喜欢 () 热度:0℃

殷勤却谢打头风。

喜欢 () 热度:0℃
蜡日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写腊日一到,岁暮就会很快被送走。虽然时有风雪,但无碍于季节的转换,天气的日趋暖和,指明了自然变化规律的不可抗拒性,预示冬即去春将来,渲染了一种蒸腾向上,振奋人心的气氛。  三、四句承接“时已和”写梅、柳干粗枝繁,高大挺拔,傍屋而植,夹门而立,那绽开的梅花一朵朵,一束束,串成一条,芳香四溢,构成一个静谧恬适的境界。在此,虽未言及其中人,其中人超尘拔俗的精神风貌,却可由所居环境的幽雅揣度到八九分。  后四句集中表现所居之人的行为与思想活动。诗人写自己面对佳花把酒吟诗,觉得那花儿也似乎显得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