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陈霆踏莎行·晚景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喜欢 () 热度:0℃ 标签: 芙蓉夕阳江边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踏莎行·晚景》是明代词人陈霆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通过写秋天傍晚的荒凉景色来抒发沦落天涯的悲凉心情。宋柳永《玉蝴蝶》:“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诗句的注释

芙蓉(fú róng ) : 植物名。锦葵科木槿属,落叶大灌木或亚乔木。高约五公尺,叶掌状浅裂,表面有薄毛。晚秋的清晨开白、红、黄各色花,黄昏时变为深红色,大而美艳,可供观赏,与叶均可入药。也称为「木芙蓉

夕阳(xī yáng ) : 傍晚时将西下的太阳。唐.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夕阳度西岭,群壑 倏已暝。」如:「夕阳西下。」近夕照,斜阳反旭日,朝日,朝晖,朝阳比喻年老。唐.白居易〈秦中吟.不致

疏林(shū lín ) : 1.亦作"疎林"。2.修剪林木的枝条。3.稀疏的林木。

影射(Ying She ) : 暗指,借此说彼:书中人物,几无不有所影射。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上一句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下一句
槎牙老木乌鸢噪。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全诗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作者
陈霆

陈霆(约1477年-1550年),字声伯,号水南,浙江德清县人。明朝官员,学者。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进士,官刑科给事中。为人耿直。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书弹劾张瑜,被其同党刘瑾陷害入狱。刘瑾被诛后,复官刑部主事,次年出任山西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回乡,隐居著述。著有《仙潭志》、《两山墨谈》、《水南稿》、《清山堂诗话》、《清山堂词话》等。 ► 陈霆的诗

猜你喜欢

有客近家园,芙蓉树树好。

喜欢 () 热度:0℃

鸟语疏林外,棋敲半局除。

喜欢 () 热度:0℃

他年墓木成连理,两两文禽话夕阳。

喜欢 () 热度:0℃

燕巢历历惊危幕,驴背匆匆又夕阳。

喜欢 () 热度:0℃

此身便拟淩风去,手把芙蓉朝玉京。

喜欢 () 热度:0℃

晚依岩岫分寒翠,秋入芙蓉映倒枝。

喜欢 () 热度:0℃

心融有念归无念,日课朝阳到夕阳。

喜欢 () 热度:0℃

睡美不知谁唤醒,一垆香散夕阳斜。

喜欢 () 热度:0℃

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

喜欢 () 热度:0℃

野草远连新水绿,夕阳斜照乱峰殷。

喜欢 () 热度:0℃
踏莎行·晚景赏析

作者在写这首词时,时在深秋,人在贬所(他因得罪当时炙手可热的宦官刘瑾而被贬安徽六安),可谓是时亦悲凉,人亦悲凉。 词的上片写秋日傍晚的景色:流水围绕着孤零零的村落,一座破败荒凉的古城前是一条萧条荒凉的古道。傍晚时分,槎枒参差的古木老树上,归巢的群鸦老鹰在聒噪不停,夕阳斜照穿过了萧疏的树林,在地上拉出了长长的影子,江边一带的枯荷在寒风中索索作响,一片萧瑟衰败的景象。上片主要用了宋秦观《满庭芳》“夕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词意,如唐李贺《江楼曲》“鲤鱼风起芙蓉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