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陈宝琛秋深寄内

相知犹有同心侣,不怨离人不忆家。

喜欢 () 热度:0℃ 标签: 相知同心不怨离人忆家
"相知犹有同心侣,不怨离人不忆家。"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相知(xiāng zhī ) : 彼此相交而能相互了解。《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文选.李陵.答苏武书》:「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知心的朋友。《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诏生死冤家

同心(tóng xīn ) : 齐心。《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国语.周语四》:「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反离心,异志志同道合。《文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

不怨(bù yuàn ) : 不怨bù yuànㄅㄨˋ ㄩㄢˋ 不责怪、不抱怨。如:「遇上这种事,我不怨别人,只怨自己没有睁大眼看清楚!」

离人(lí rén ) : 1.谓超脱人世。 2.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相知犹有同心侣,不怨离人不忆家。上一句
皈佛只赢心地净,忧天能免鬓霜加?
相知犹有同心侣,不怨离人不忆家。全诗
相知犹有同心侣,不怨离人不忆家。作者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 ► 陈宝琛的诗

猜你喜欢

一身去住系苍生,南北同心仰大名。

喜欢 () 热度:0℃

绾我同心缕,著我嫁时衣。

喜欢 () 热度:0℃

艰难得休暇,矧挈同心朋。

喜欢 () 热度:0℃

老我前君正卅霜,相知已是十年强。

喜欢 () 热度:0℃

相知兰臭宁伤晚,未死葵心总向阳。

喜欢 () 热度:0℃

同心离立谁伦比?

喜欢 () 热度:0℃

君之撰述重域外,匪独文同心理同。

喜欢 () 热度:0℃

折花玉阶前,簪上同心钗。

喜欢 () 热度:0℃

不怨无修绠,但愁井底深。

喜欢 () 热度:0℃

岂不怨秋风,暂得侍左右。

喜欢 () 热度:0℃
秋深寄内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