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风月浑如昨,不见诗人二百年。

喜欢 () 热度:0℃ 标签: 风月如昨不见诗人东山
"东山风月浑如昨,不见诗人二百年。"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风月(Feng Yue ) : ①风和月,泛指景色:~清幽。 ②指男女恋爱的事情:~债ㄧ~场。

不见(bù jiàn ) : 1.看不到。2.谓不易看到。3.不看,不读。4.用在"闻""看""找"等动词之后,表示行动没有结果。

诗人(shī rén ) : 诗经的作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固已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而楚人之多才乎?」擅长作诗的人。《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卢纶传》:「俄以驾部郎中知制

东山(Dong Shan ) : 《诗·豳风》篇名。相传是周公东征归来后周人的作品,写久戍在外的士兵在归途中和到家后的感想,其中既有胜利返回的喜悦,也有家园荒芜的感叹。

东山风月浑如昨,不见诗人二百年。上一句
汐社当时萃列仙,福台新咏几流传。
东山风月浑如昨,不见诗人二百年。全诗
东山风月浑如昨,不见诗人二百年。作者
陈肇兴

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 ► 陈肇兴的诗

猜你喜欢

不见关山苦,安知征戍愁!

喜欢 () 热度:0℃

也知小丑终成擒,争奈先生长不见。

喜欢 () 热度:0℃

楼高人远看不见,倏忽繁华去如箭;

喜欢 () 热度:0℃

深林暗无光,白昼不见日。

喜欢 () 热度:0℃

中年哀乐盛丝竹,东山片石高苍穹。

喜欢 () 热度:0℃

空闻播越思航海,不见艰虞忆汴京。

喜欢 () 热度:0℃

不见牧羊奴,勋名高竹帛。

喜欢 () 热度:0℃

君不见张烈妇,慷慨殉夫勇且烈。

喜欢 () 热度:0℃

一卧东山寺,千年姓氏留。

喜欢 () 热度:0℃

又不见今日虎子山之田兮,苗油油?

喜欢 () 热度:0℃
赤嵌竹枝词·其三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