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望乡关,旌旗蔽岩磴。

喜欢 () 热度:0℃ 标签: 旌旗抬头望乡
"抬头望乡关,旌旗蔽岩磴。"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旌旗(jīng qí ) : 旗子的通称。《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及致民置旗弊之。」《西游记.第四回》:「就替我快置个旌旗,旗上写『齐天大圣』四大字,立竿张挂。」也作「旍旗」。近旗帜借指官兵、

抬头(tái tóu ) : 举起头来。如:「抬头挺胸」。近昂首反低头传统书写表示礼貌的格式。遇值得尊敬的对象,有关其称谓、身体、行为等词原行空一格再写,称为「挪抬」,或换行顶格再写,称为「平抬」。支

望乡(Wang Xiang ) : 1.望见故乡;遥望故乡。亦借指思乡。

抬头望乡关,旌旗蔽岩磴。上一句
夜来闻笳声,烽火四山应。
抬头望乡关,旌旗蔽岩磴。下一句
流涕寂无言,俯首看刀柄。
抬头望乡关,旌旗蔽岩磴。全诗
抬头望乡关,旌旗蔽岩磴。作者
陈肇兴

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 ► 陈肇兴的诗

猜你喜欢

徘徊望乡山,目极飞鸟没。

喜欢 () 热度:0℃

络绎军书日夕驰,风云惨淡捲旌旗。

喜欢 () 热度:0℃

烽火通珠屿,旌旗山苧萝。

喜欢 () 热度:0℃

君山试回首,寥落望乡心。

喜欢 () 热度:0℃

小暌东道又经年,指望乡关路一千。

喜欢 () 热度:0℃

南望乡关路几千,荒城日暮警烽烟。

喜欢 () 热度:0℃

好寻望乡处,健步一登临。

喜欢 () 热度:0℃

世祖龙兴日,旌旗向此行。

喜欢 () 热度:0℃

风露已沾新鬓发,关山犹照旧旌旗。

喜欢 () 热度:0℃

法驾东巡海上回,旌旗万乘拂天来。

喜欢 () 热度:0℃
三月十六日,奉宪命往南北投联庄遇乱,避居牛牯岭,即事述怀·其二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