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

喜欢 () 热度:0℃ 标签: 形势烽烟万里江山两河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形势(xíng shì ) : 外观、形体。唐.贾躭〈赋虞书歌〉:「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水浒传.第一一一回》:「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 裹寺。」地势。《汉书.卷

烽烟(Feng Yan ) : 烽火:~四起。

万里(wàn lǐ ) : 形容极远。《后汉书.卷二三.窦融传》:「玺书既至,河西咸惊,以为天子明见万里之外,网罗张立之情。」《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他这万里长途,自然盘费也难。我这里拿拾两银子,少卿,你去送

江山(Jiang Shan ) : 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如此多娇ㄧ打~。

两河(Liang He ) : 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东北流,经山东省西北隅北折至河北沧县东北入海,略呈南北流向,与上游今晋陕间的北南流向一段东西相对,当时合称"两河"。 2.唐安史之乱后,称河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上一句
去国惟闻争许翰,当时原不识陈东。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下一句
如此乾坤甘一掷,伤心苟活是高宗。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全诗
两河形势烽烟外,万里江山指掌中。作者
陈肇兴

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 ► 陈肇兴的诗

猜你喜欢

江山跌宕才横溢,笔墨消磨砚欲窊。

喜欢 () 热度:0℃

西望沧溟若杯勺,茫茫万里泻心胸。

喜欢 () 热度:0℃

无诸城畔叫巫阳,万里招魂道路长;

喜欢 () 热度:0℃

江山信美非吾土,坐脱狂兴来无厌。

喜欢 () 热度:0℃

万里关河飞叶候,千山戎马订交年。

喜欢 () 热度:0℃

龙涎鱼眼望迢迢,一色空青万里遥。

喜欢 () 热度:0℃

玉石迷昆火,烽烟接炮台。

喜欢 () 热度:0℃

一朝环海烟尘起,意外风波来万里。

喜欢 () 热度:0℃

一别山城已两年,初归犹自怯烽烟。

喜欢 () 热度:0℃

船通日本千帆远,地拓天南万里赊。

喜欢 () 热度:0℃
李忠定公墓·其三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