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风露兵威肃,百里河山瑞气回。

喜欢 () 热度:0℃ 标签: 风露三更百里河山
"三更风露兵威肃,百里河山瑞气回。"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风露(fēng lù ) : 1.风和露。 2.犹风寒。

三更(sān gēng ) : 夜晚十二时左右。或以为即指子时(夜间十一时至隔日凌晨一时)​。参见「五更」条。唐.崔颢〈七夕〉诗:「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儒林外史.第五回》:「吃到三更时分,严监

百里(bǎi lǐ ) :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百里之命"。3.亦谓地小。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

河山(He Shan ) : 指国家的疆土:锦绣~丨大好~。

瑞气(ruì qì ) : 1.瑞应之气。泛指吉祥之气。

三更风露兵威肃,百里河山瑞气回。上一句
共誇借箸多吾党,复见从军有秀才。
三更风露兵威肃,百里河山瑞气回。下一句
赋诗已用槊为几,烧烛还看剑引杯。
三更风露兵威肃,百里河山瑞气回。全诗
三更风露兵威肃,百里河山瑞气回。作者
陈肇兴

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 ► 陈肇兴的诗

猜你喜欢

群雄芟尽鼎终分,百战河山感慨存。

喜欢 () 热度:0℃

午山一回首,百里尘茫茫。

喜欢 () 热度:0℃

妖谋诡秘三更里,贼势绵延七载中。

喜欢 () 热度:0℃

卅年憔悴落蛮乡,故国河山感慨长。

喜欢 () 热度:0℃

繁华梦醒三更月,粉本图成一夜霜。

喜欢 () 热度:0℃

出门如虎狼,百里为骚动。

喜欢 () 热度:0℃

犹馀岁月遵唐朔,还割河山赂大辽。

喜欢 () 热度:0℃

百战河山归代北,六朝金粉艳江南。

喜欢 () 热度:0℃

平阳一去感青衣,太息河山举目非。

喜欢 () 热度:0℃

河山割裂归方镇,妇寺平分揽大权。

喜欢 () 热度:0℃
玉潭庄与黄实卿明经夜话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