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陈肇兴扫墓感作

宿草春经霉雨润,杜鹃声带血痕悲;

喜欢 () 热度:0℃ 标签: 血痕杜鹃
"宿草春经霉雨润,杜鹃声带血痕悲;"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血痕(xuè hén ) : 1.血的痕迹。2.指血泪的痕迹。3.喻指悲惨苦难的往事。

杜鹃(dù juān ) : 动物名。鸟纲鹃形目。口大尾羽长,嘴黑色,上嘴末端稍曲,身体灰褐色,尾巴有白色横斑,胸腹部有黑色横条纹,与鹰相似,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啼叫,鸣声凄厉,能动旅客归思。相传为古蜀王杜宇之魂

霉雨(Mei Yu ) : 1.梅雨。黄梅季节下的雨。

声带(shēng dài ) : 1.发音器官的主要部分。是两片带状的纤维质薄膜﹐附在喉部的勺状软骨上﹐肺内呼出气流振动声带﹐即发出声音。声带的厚薄﹑长短和松弛的程度﹐决定声调的高低。2.电影胶片一侧记录声音

宿草春经霉雨润,杜鹃声带血痕悲;上一句
九原今日言犹在,五鼎他年报岂知。
宿草春经霉雨润,杜鹃声带血痕悲;下一句
墓门满目增惆怅,泪洒东风桧柏枝。
宿草春经霉雨润,杜鹃声带血痕悲;全诗
宿草春经霉雨润,杜鹃声带血痕悲;作者
陈肇兴

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 ► 陈肇兴的诗

猜你喜欢

杜鹃思故国,啼血长自号。

喜欢 () 热度:0℃

五羊城头啼杜鹃,千艘万骑来铜山。

喜欢 () 热度:0℃

杜鹃老病犹再拜,鸡鸣风雨何能已?

喜欢 () 热度:0℃

杜鹃臣甫容勤拜,东眺犹应胜乐浪。

喜欢 () 热度:0℃

老病犹思拜杜鹃,矧陪经席筮蒙泉。

喜欢 () 热度:0℃

杜鹃北望年年拜,长剩风怀付酒中。

喜欢 () 热度:0℃

津桥三月杜鹃魂,回首春明尚有门。

喜欢 () 热度:0℃

画槛雕栏忆旧游,杜鹃声里絓春愁。

喜欢 () 热度:0℃

山外杜鹃声更续,草头蝴蝶梦都沉。

喜欢 () 热度:0℃

佩环声里水潺湲,芳草罗裙隐杜鹃。

喜欢 () 热度:0℃
扫墓感作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