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陈宝琛挽左宗棠联

北而塞漠,南而江海,功名过新息,明珠勿谤,裹尸未负请行心。

喜欢 () 热度:0℃ 标签: 明珠裹尸功名江海
"北而塞漠,南而江海,功名过新息,明珠勿谤,裹尸未负请行心。"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明珠(míng zhū ) : 宝珠。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明珠翠羽,往往而在。」晋.左思〈魏都赋〉:「虽明珠兼寸,尺璧有盈曜。」比喻珍爱的人。如:「她是她父母亲的掌上明珠。」

裹尸(guǒ shī ) : 1.包裹尸体。2.谓战死沙场。语出《后汉书.马援传》。

功名(gōng míng ) : 功业、名声。《文选.陆机.乐府诗一七首之一一》:「但恨功名薄,竹帛无所宣。」《庄子.刻意》:「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科举时代称科第和官职。元.无名氏《举案齐眉

江海(Jiang Hai ) : 1.江和海。 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 3.引申为退隐。 4.泛指四方各地。

北而塞漠,南而江海,功名过新息,明珠勿谤,裹尸未负请行心。上一句
内无余帛,外无赢财,淡泊如武乡,神笔重挥,零涕长留出师表;
北而塞漠,南而江海,功名过新息,明珠勿谤,裹尸未负请行心。全诗
北而塞漠,南而江海,功名过新息,明珠勿谤,裹尸未负请行心。作者
陈宝琛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韬庵、陶庵、听水、桔叟、桔隐,别署听水老人、沧趣楼主、铁石道人、听水斋主人。福建闽县人。中举后曾来台。同治七年(1868)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屡次出任考官。光绪八年(1882)任江西学政,翌年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因中法战争失利,遭受牵连,被降五级,里居达廿馀年。光绪廿四年(1893)开始,掌教福州鳌峰书院,积极推动地方教育。宣统元年(1909)奉召入京,担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1912)溥仪入学,被宣召为授读,授太傅,尽忠辅育。张勋复 ► 陈宝琛的诗

猜你喜欢

千秋气节怀龙尾,半世功名愧虎头。

喜欢 () 热度:0℃

明珠为夫敛,绮罗为夫装,执绋扶柩上北邙。

喜欢 () 热度:0℃

壮岁功名轻马革,此时性命等鸿毛。

喜欢 () 热度:0℃

功名路绝官奴侮,仕宦交疏父老亲。

喜欢 () 热度:0℃

不受毛锥误一生,天教投笔取功名。

喜欢 () 热度:0℃

裹尸无马革,啄肉有乌鸦。

喜欢 () 热度:0℃

琼枝玉树森罗列,明珠翠羽交玲珑。

喜欢 () 热度:0℃

竹帛功名重,桑榆际遇多。

喜欢 () 热度:0℃

果然心花开,明珠生老蚌。

喜欢 () 热度:0℃

功名不自立,豺虎未宜驯。

喜欢 () 热度:0℃
挽左宗棠联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