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过眼都春梦,儿女催人到白头。

喜欢 () 热度:0℃ 标签: 过眼春梦繁华儿女白头
"繁华过眼都春梦,儿女催人到白头。"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过眼(guò yǎn ) : 过目。《老残游记.第一七回》:「那家人揭开盒盖,请老爷们过眼。原来是一桌甚丰的鱼翅桌。」经过眼前。宋.苏轼〈山村五绝〉诗五首之四:「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

春梦(Chun Meng ) : 1.春天的梦。 2.喻易逝的荣华和无常的世事。 3.喻虚幻不可实现的愿望。

繁华(fán huá ) : 花草众多美丽。引喻女子容貌的美丽。《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不以繁华时树本,即色衰爱弛后,虽欲开一语,尚可得乎?」近繁盛,繁荣,荣华反蛮荒,荒凉,萧条形容地位富贵显赫。如:「自

儿女(ér nǚ ) : 子女。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三国演义.第五四回》:「今日玄德既为我婿,即我之儿女也。」近子女男女。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

白头(bái tóu ) : 白色的头发。唐.杜甫〈春望〉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后常用以比喻年老。近白首

繁华过眼都春梦,儿女催人到白头。上一句
不信人生果是浮,茫茫今古一川流。
繁华过眼都春梦,儿女催人到白头。下一句
药鼎丹炉供事业,桐鞋竹杖傲王侯。
繁华过眼都春梦,儿女催人到白头。全诗
繁华过眼都春梦,儿女催人到白头。作者
陈肇兴

陈肇兴(1831~?),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閒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 ► 陈肇兴的诗

猜你喜欢

隔邻儿女闹喧哗,故事犹将守岁誇。

喜欢 () 热度:0℃

万卷图书辗转空,一家儿女流离活。

喜欢 () 热度:0℃

英雄儿女去悠悠,一度秋来一度愁;

喜欢 () 热度:0℃

陌上垂杨儿女怨,汉南枯树英雄泪。

喜欢 () 热度:0℃

楼高人远看不见,倏忽繁华去如箭;

喜欢 () 热度:0℃

茂陵词客擅风流,坐对商飙伤白头;

喜欢 () 热度:0℃

私心默向双星祝,早扫欃枪慰白头。

喜欢 () 热度:0℃

沈思欢会处,愁杀白头人。

喜欢 () 热度:0℃

繁华梦醒三更月,粉本图成一夜霜。

喜欢 () 热度:0℃

得辞儿女丑,因见古人情。

喜欢 () 热度:0℃
观物、观我八首·观我·其六·老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