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寥廓三秋艾,世路浮沉八月槎。

喜欢 () 热度:0℃ 标签: 寥廓三秋乡情浮沉八月槎
"乡情寥廓三秋艾,世路浮沉八月槎。"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寥廓(liáo kuò ) : 空旷、深远。《楚辞.屈原.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冷清、空洞。《文选.左思.咏史八首之七》:「长卿还成都,壁

三秋(San Qiu ) : ①夏历七月为初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泛指秋季:三秋万里五溪行。 ②指夏历九月。即季秋、暮秋:三秋月色三湘水,浸骨寒光似练铺。 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乡情(Xiang Qing ) : 1.思乡的心情。 2.乡谊。

浮沉(fú chén ) : 随波逐流。比喻追随世俗。《史记.卷一二四.游侠传.序》:「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金.元好问〈石州幔.击筑行歌〉词:「从渠里社浮沉,枉笑人间儿女。」比喻盛衰。南朝宋.王僧

八月槎(bā yuè chá ) : 1.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后借喻如期来往的船。

乡情寥廓三秋艾,世路浮沉八月槎。上一句
下洛宵凉念砧杵,长城春度莽风沙。
乡情寥廓三秋艾,世路浮沉八月槎。下一句
应是温泉遗胜迹,桥山吟望手频叉。
乡情寥廓三秋艾,世路浮沉八月槎。全诗
乡情寥廓三秋艾,世路浮沉八月槎。作者
曹家达

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城内司马街人。出生于望族世家,光绪廿一年就读南菁书院时书院山长黄以周是著名汉学大师兼精医学,就读其门下,得益甚多,工文学诗词,明医理。光绪廿六年中举。中年时,迁居上海,被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聘为教授兼医局诊疗十馀年。民国廿六年八一三事变后,携家返澄。十二月七日,日军在城内肆虐,一妇女被追逃到其家,其闻声柱杖而出,痛斥日寇,被敌人当场残害,时年六十九岁。医药有曹颖甫医案、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等,诗词有梅花集上下卷、气听斋诗集十卷。 ► 曹家达的诗

猜你喜欢

独立感寥廓,那堪又送秋。

喜欢 () 热度:0℃

云何浮沉付刳木,不鉴止水鉴流水。

喜欢 () 热度:0℃

诗句无根草,乡情不系舟。

喜欢 () 热度:0℃

苍茫寥廓外,何处托遗音。

喜欢 () 热度:0℃

乡情无问江南北,各采芳馨驿使逢。

喜欢 () 热度:0℃

念此一徘徊,日暮感寥廓。

喜欢 () 热度:0℃

未同龚胜操奇节,随俗浮沉了此生。

喜欢 () 热度:0℃

浮沉各异路,愿欲托遗音。

喜欢 () 热度:0℃

郎心今浮沉,岂有瓜李嫌。

喜欢 () 热度:0℃

惟有乡情消不得,浪花风里捣衣声。

喜欢 () 热度:0℃
夏生荫堂(孙楣)自塞外归省月终将有丰润之行作赠言四章·其一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