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陈廷敬归次金山寺作

独立何曾缘两岸,并行终欲后三山。

喜欢 () 热度:0℃ 标签: 三山独立两岸何曾
"独立何曾缘两岸,并行终欲后三山。"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三山(San Shan ) :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

独立(dú lì ) : 独自站立。《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反依附,依赖,依靠孤立无所依靠。文选.李密〈陈情表〉:「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特立、超群。《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

两岸(liǎng àn ) : 河海的两边陆地。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特指大陆与台湾两地区。

何曾(hé céng ) :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并行(bìng xíng ) : 1.犹言兼程。2.同时进行。3.并排行进。4.并列﹐不分主次。

独立何曾缘两岸,并行终欲后三山。上一句
崔嵬千尺影巉巉,除却浮槎渺莫攀。
独立何曾缘两岸,并行终欲后三山。下一句
天遥海蜃长漂泊,日落江潮自往还。
独立何曾缘两岸,并行终欲后三山。全诗
独立何曾缘两岸,并行终欲后三山。作者
陈廷敬

陈廷敬(1638年 ―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五十卷《午亭文编》收入《四库全书》,其中诗歌二十卷,还有《午亭山人第二集》三卷等作品。陈廷敬在家乡所建的午亭山村 ► 陈廷敬的诗

猜你喜欢

吴宫晋代那复道,三山二水烟濛濛。

喜欢 () 热度:0℃

三山傥可到,心事敢蹉跎。

喜欢 () 热度:0℃

不须尽揽江山胜,二水三山也是愁。

喜欢 () 热度:0℃

桐方蔡纸在人间,樗栎何曾似子顽。

喜欢 () 热度:0℃

烟花河两岸,城郭海西头。

喜欢 () 热度:0℃

乞守何曾得越州,还乡终赐曲湖游。

喜欢 () 热度:0℃

为问三山高几许,瀛洲行过是蓬莱。

喜欢 () 热度:0℃

采绿虽不盈,临川每独立。

喜欢 () 热度:0℃

金台玉殿侣仙群,云是三山万派分。

喜欢 () 热度:0℃

便蕃荣宠今如此,恐惧独立持其身。

喜欢 () 热度:0℃
归次金山寺作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