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喜欢 () 热度:0℃ 标签: 天明重山前路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天明(tiān míng ) : 天亮。唐.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三国演义.第三一回》:「挨到天明,侧首一彪军冲出。」天命、天道。《左传.哀公二年》:「简子誓曰:『范氏中行氏反易天

重山(Chong Shan ) : 1.重叠的山。

前路(Qian Lu ) : 1.前面的道路;前方的路上。 2.指前进的道路。 3.比喻以往的岁月或未来的岁月。 4.以前走过的路。 5.未来的景况。 6.前面。表示序次在前。 7.与事情有关的双方中的一方。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上一句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下一句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全诗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作者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 苏轼的诗

猜你喜欢

谁知门前路,已通溪中舟。

喜欢 () 热度:0℃

庭中碧石盎,上结三重山。

喜欢 () 热度:0℃

詹惶俟天明,顷刻抵岁遐。

喜欢 () 热度:0℃

梦中搔首起来听,听来听去到天明。

喜欢 () 热度:0℃

笋改斋前路,蔬眠雨後畦。

喜欢 () 热度:0℃

千重溪水万重山,半月深行井底天。

喜欢 () 热度:0℃

不是寒鸡寒似我,如何不肯唤天明。

喜欢 () 热度:0℃

光射琉璃贯水精,玉虹垂地照天明。

喜欢 () 热度:0℃

梦里只闻人喝道,不知过尽数重山。

喜欢 () 热度:0℃

天柱冈头行未刨,相携更上一重山。

喜欢 () 热度:0℃
和陶饮酒二十首·小舟真一叶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