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张镃苍寒堂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

喜欢 () 热度:0℃ 标签: 清净千古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泰和(tài hé ) : 1.太平。2.天地间冲和之气。3.和睦。

清净(qīng jìng ) : 清静不纷扰。《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红楼梦.第十回》:「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往你们那是非场中闹去。」清纯干净。《大宋宣和

千古(qiān gǔ ) : 比喻时代悠远。唐.卢照邻〈石镜寺〉诗:「铢衣千古佛,宝月两重圆。」唐.苏颋〈夷齐四皓优劣论〉:「激清一时,流誉千古。」哀悼死者的话,为永别的意思。《新唐书.卷九八.薛收传》:「吾与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上一句
短桥斜路入松林,何止能销利欲心。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下一句
尺量梢影邀僧记,竹护根茎恐鹤侵。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全诗
眼悟一真清净色,耳通千古泰和音。作者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张镃的诗

猜你喜欢

自客水乡里,舟行知几回。

喜欢 () 热度:0℃

稍分扬子岸,不辨越王台。

喜欢 () 热度:0℃

山晓月初下,江鸣潮欲来。

喜欢 () 热度:0℃

一朝受辞讼,十日判不竟。

喜欢 () 热度:0℃

夜帆时未发,同侣暗相催。

喜欢 () 热度:0℃

陆余庆,笔头无力觜头硬。

喜欢 () 热度:0℃

为是因缘生此地,从他长养譬如无。

喜欢 () 热度:0℃

好花随处发,流水趁人来。

喜欢 () 热度:0℃

纵步不知远,夕阳犹未回。

喜欢 () 热度:0℃

况得穷日夕,乘槎何所之。

喜欢 () 热度:0℃
苍寒堂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