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王珪望京馆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

喜欢 () 热度:0℃ 标签: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暂无

诗句的注释

山川(Shan Chuan ) : 1.山岳﹑江河。 2.借指景色。 3.指名山大川。 4.指名山大川之神。

中原(zhōng yuán ) : 平原之中。《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文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黄河下游一带,包括河南的大部分、山东的西部,河

天地(tiān dì ) : 天空与地表。《易经.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近宇宙天下、世界。《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比喻相差极远。《乐府诗集.卷七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上一句
和气旋成燕谷暖,使华重照苏门新。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下一句
二月塞亭行欲尺,初花犹未识归人。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全诗
山川如避中原执,天地应酣上国春。作者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 ► 王珪的诗

猜你喜欢

堪笑寒山子,到处觅不得。

喜欢 () 热度:0℃

虽是死蛇,却要活弄。

喜欢 () 热度:0℃

安排不得处,信手拈来用。

喜欢 () 热度:0℃

诸人还识得麽,水上青青绿,元来是浮萍。

喜欢 () 热度:0℃

缺齿老胡得之而不识,飏在乎嵩山之阴。

喜欢 () 热度:0℃

叶零零兮山瘦,风萧萧兮夜寒,不知谁共倚栏干。

喜欢 () 热度:0℃

万木惊霜风,千林著秋色。

喜欢 () 热度:0℃

轻如鸿毛轻,重若丘山重。

喜欢 () 热度:0℃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非精非物,非佛非心。

喜欢 () 热度:0℃

万籁沉沉,孤月团团。

喜欢 () 热度:0℃
望京馆赏析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