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喜欢 () 热度: 标签: 春风髭须往事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解释
  公元1161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乘机进行起义活动。山东济南的农民耿京,领导一支起义军,人数达二十余万,声势浩大。当时年才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二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归附耿京,为耿京部掌书记。辛弃疾建议起义军和南宋取得联系,以便配合战斗。第二年正月,耿京派他们一行十余人到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宋高宗。高宗得讯,授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授辛弃疾承务郎。辛弃疾等回到海州,听到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投降金人,义军溃散。他立即在海州组织五十名勇敢义兵,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上一句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下一句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全诗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作者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辛弃疾的诗

猜你喜欢

天涯等是哀时客,春风百里愁传笺。

喜欢 () 热度:0℃

白刃若春风,功名非所求。

喜欢 () 热度:0℃

有时微笑临春风,来者不拒何不容。

喜欢 () 热度:0℃

春风漾微和,吹断檐前雪。

喜欢 () 热度:0℃

三十年前往事,曾记在、康崇坊宅。

喜欢 () 热度:0℃

算襄樊、几般往事,一半属孙曹。

喜欢 () 热度:0℃

五湖堪长,总莫管、天涯战争。

喜欢 () 热度:0℃

十江往事同陈迹。

喜欢 () 热度:0℃

空堂论往事,犹有旧中涓。

喜欢 () 热度:0℃

春风认酹酒,佛香长和墓门梅。

喜欢 () 热度:0℃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作者青年时期那段传奇般的出色经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上句写作者年青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曾率领过上万人的队伍;下句写自己率领精锐锦衣骑兵渡江南来。“锦襜突骑”,即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具体描写南奔时突破金兵防线,和金兵战斗的场面:金兵晚上准备箭筒,修筑工事,而宋兵拂晓便发起了进攻。燕兵,指金兵。“夜娖银胡觮”,夜里整理兵器(准备天明的战斗),侧面说明义军进兵神速,出其不意。娖,通“捉”;胡觮,箭袋。一说,枕着银胡觮而细听之意。娖,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