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霁波声带雨。

喜欢 () 热度: 标签:
"晚霁波声带雨。"解释

诗句的写作背景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是宋代词人廖世美的作品。这是一首登楼怀远之词。“紫微”两句咏古,说杜牧曾登临此楼,写下绝妙诗篇。又化用杜牧诗句,将“相思迟暮”之情道出。 下阕开头“催促年光”承“迟暮”点染,“旧来流水”句沉痛,“断肠”句凄凉。“晚霁”转折,“波声带雨”又变化用韦应物诗句而出新。后三句

诗句的注释

声带(shēng dài ) : 1.发音器官的主要部分。是两片带状的纤维质薄膜﹐附在喉部的勺状软骨上﹐肺内呼出气流振动声带﹐即发出声音。声带的厚薄﹑长短和松弛的程度﹐决定声调的高低。2.电影胶片一侧记录声音

晚霁波声带雨。上一句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
晚霁波声带雨。下一句
悄无人、舟横野渡。
晚霁波声带雨。全诗
晚霁波声带雨。作者
廖世美

廖世美是生活于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词人,生平无考,据传是安徽省东至县廖村人。现存词两首(一说三首),均见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 廖世美的诗

猜你喜欢

日暮飞鸟归,门前长春水。

喜欢 () 热度:0℃

长吟伐木诗,停立以望子。

喜欢 () 热度:0℃

云影渡江来,霏霏半空雨。

喜欢 () 热度:0℃

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

喜欢 () 热度:0℃

坡头望西山,秋意已如许。

喜欢 () 热度:0℃

雪压怪松露,风高野渡横。

喜欢 () 热度:0℃

诬人之罪,以罪加之。

喜欢 () 热度:0℃

不露锋铓,成何道理。

喜欢 () 热度:0℃

才生朕兆,已落二三。

喜欢 () 热度:0℃

啐啄同时,白云万里。

喜欢 () 热度:0℃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赏析

上片首二句写时地。“霭霭”,云气密积貌。陶渊明《停云》诗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云层低垂,春雨迷蒙,词人登临安陆(今属湖北)浮云楼。“画楼森耸凌云渚”,画栋雕栏,凌耸入云,一写楼美,二写楼高。据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诗,“浮云楼”即“浮云寺楼”。因此,“耸”字前著一“森”字,以突出寺楼的庄严;同时也刻划出云气笼罩的氛围。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