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007诗词网 > 词典 > 朔鼙解释

朔鼙

拼音: shuò pí

朔鼙书法

朔鼙的意思

基本解释

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

网络解释

朔鼙

击奏膜鸣乐器。也作朔鞞,简称“朔”。一种与大鼓配制的小鼓。周代已用于宫廷礼乐,悬挂在建鼓西侧,于乐曲开始时敲奏。在礼乐中,通常先击“朔鼙”,再击“应鼙”。

《仪礼·大射》:“建鼓在其南,东鼓。朔鼙在其北。”郑玄注:“朔,始也。奏乐先击西鼙。”郑玄注:“应鼙,应朔鼙也。先击朔鼙,(应鼙)应之。鼙,小鼓也。在东便其先击小,后击大也。”

朔鼙分词解释

朔(shuò)

朔, shuò(ㄕㄨㄛˋ) (一)、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二)、始:“皆从其朔”。(三)、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 朔的意思

鼙(pí)

鼙, pí(ㄆ一ˊ) (一)、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

>> 鼙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