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007诗词网 > 词典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解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书法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意思

国语辞典

防堵百姓的口,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也作「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人之口,甚于防川」。

成语解释

【解释】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网络解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分词解释

防(fáng)

防, fáng(ㄈㄤˊ) (一)、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二)、守卫:防守。边防。海防。(三)、堤坝:防堤。“以防止水”。(四)、抵得,相当:百夫之防(抵得上百人的人)。

>> 防的意思

民(mín)

民, mín(ㄇ一ㄣˊ) (一)、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二)、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三)、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四)、某族的人:汉民。回民。(五)、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农民。渔民。(六)、非军事的:民品。民航。(七)、同“苠”。

>> 民的意思

之(zhī)

之, zhī(ㄓ) (一)、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二)、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三)、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五)、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六)、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七)、往,到:“吾欲之南海”。

>> 之的意思

口(kǒu)

口, kǒu(ㄎㄡˇ) (一)、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二)、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口。(三)、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港口。(四)、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口。喜峰口。(五)、破裂的地方:口子。

>> 口的意思

甚(shèn shén)

甚, shèn(ㄕㄣˋ) (一)、很,极:甚好。甚快。(二)、超过:日甚一日。(三)、方言,什么:甚事?(四)、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甚至。甚或。

>> 甚的意思

于(yú)

于, yú(ㄩˊ) (一)、介词(a.在,如“生于北京”;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c.对,如“勤于学习”;d.向,如“出于自愿”;e.给,如“问道于盲”;f.自,从,如“取之于民”;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二)、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三)、姓。

>> 于的意思

防(fáng)

防, fáng(ㄈㄤˊ) (一)、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二)、守卫:防守。边防。海防。(三)、堤坝:防堤。“以防止水”。(四)、抵得,相当:百夫之防(抵得上百人的人)。

>> 防的意思

川(chuān)

川, chuān(ㄔㄨㄢ) (一)、河流:名山大川。川流不息。(二)、平原,平地:平川。米粮川。(三)、〔川资〕旅费。(四)、特指中国四川省:川剧。川菜。川贝。

>> 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