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007诗词网 > 词典 > 安内攘外解释

安内攘外

拼音: ān nèi rǎng wài

安内攘外书法

安内攘外的意思

基本解释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国语辞典

安定内部的叛乱,抵御外敌的侵凌。

如:「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理应安内攘外双管齐下。」

成语解释

【解释】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示例】~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近义词】抽薪止沸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网络解释

安内攘外 (张学良将军对抗战的主张)

安内攘外,是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张,因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相左而直接导致了西安事件的爆发。

安内攘外 (名词词汇)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安内攘外分词解释

安(ān)

安, ān(ㄢ) (一)、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二)、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三)、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四)、没有危险,不受威协:平安。转危为安。(五)、装设:安置。安家立业。(六)、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七)、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八)、姓。

>> 安的意思

内(nèi nà)

内, nèi(ㄋㄟˋ) (一)、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 háng )。内涵。(二)、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三)、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

>> 内的意思

攘(rǎng)

攘, rǎng(ㄖㄤˇ) (一)、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二)、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三)、烦乱:攘攘(纷乱)。扰攘。(四)、捋:攘袂。攘臂。

>> 攘的意思

外(wài)

外, wài(ㄨㄞˋ) (一)、与“内”、“里”相对:外边。外因。里应( yìng )外合。外行( háng )。(二)、不是自己这方面的: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三)、指“外国”:外域。外宾。外商。(四)、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外公。外婆。外甥。(五)、称岳父母:外父。外姑(岳母)。(六)、称丈夫: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七)、关系疏远的:外人。(八)、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 zhuàn )

>> 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