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007诗词网 > 词典 > 等而下之解释

等而下之

拼音: děng ér xià zhī

等而下之书法

等而下之的意思

基本解释

等而下之

děng’érxiàzhī

由这一等再往下,指比某一事物更差

且分布诸库,以罔民利。等而下之,要皆有足食之道。——

·

刘昌诗

《芦浦笔记》

国语辞典

比这等级更下一级。

宋.刘昌诗《芦浦笔记.卷六.四明寺》:「是天童岁收谷三万五千斛,育王三万斛,且分布诸库,以罔民利。等而下之,要皆有足食之道。」

成语解释

【解释】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五:“等而下之,如医技养生家之说,皆不离阴阳二者。”

【近义词】每况愈下、相形见绌

【反义词】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含贬义

网络解释

等而下之

等而下之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由这一等逐级往下。

等而下之分词解释

等(děng)

等, děng(ㄉㄥˇ) (一)、古代指顿齐竹简(书)。(二)、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齐观。(三)、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等级。等次。等第。等而下之。(四)、特指台阶的级。(五)、种,类:这等事。(六)、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等。尔等。(七)、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等地。(八)、候,待:等候。等待。(九)、待到:等我写完。(十)、同“戥”。

>> 等的意思

而(ér)

而, ér(ㄦˊ) (一)、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二)、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三)、表(从……到……):从上而下。

>> 而的意思

下(xià)

下, xià(ㄒ一ㄚˋ) (一)、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下层。下款。(二)、等级低的: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三)、方面,方位:两下都同意。(四)、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卷。下次。下限。(五)、由高处往低处,降落:下山。下车。下马。下达。(六)、使降落:下半旗。下棋。(七)、进入:下海。(八)、投送:下书。(九)、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下班。下课。(十)、谦辞:在下。下官。(十一)、颁布:下令

>> 下的意思

之(zhī)

之, zhī(ㄓ) (一)、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二)、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三)、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五)、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六)、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七)、往,到:“吾欲之南海”。

>> 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