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007诗词网 > 字典 > 尺解释

拼音:chǐ chě

注音:ㄔˇ ㄔㄜˇ

部首:尸

总笔画:4

异字体: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五行属性:火

吉凶寓意:吉

笔顺编号:5134

笔顺笔画:フ一ノ丶

笔顺读写:折横撇捺

基本字义

尺 chǐ(ㄔˇ)

(一)、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二)、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三)、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四)、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详细字义

尺 chě

〈名〉

(一)、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如“工尺” [a note of the scale in gongchepu ,corresponding to 2 in numbered musical notation]

(二)、 另见 chǐ

词性变化

尺 chǐ

〈形〉

(一)、 喻短小或狭小的 [tiny]

尺泽之蜺也。——《后汉书·对楚五问》

(二)、 又如:尺土(形容极为狭小的土地);尺地(极少的土地);尺铁(短小的铁制武器)

(三)、 另见 chě

康熙字典

尺【 寅集上 】【 尸部 】康熙筆画: 4画 部外筆画: 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说文解字

尺【 卷八 】【 尺部 】

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十寸爲尺。尺,所以指尺䂓榘事也。从尸从乙。乙,所識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爲法。凡尺之屬皆从尺。昌石切

(尺)十寸也。寸、十分也。禾部曰。十髮爲程。一程爲分。十分爲寸。又曰。律數十二。十二禾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漢志曰。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寸部下亦曰。人手卻一寸動?謂之寸口。鄭注周禮曰。脈之大?要在陽明寸口。疏云。陽明在大拇指本骨之高處與弟二指閒。寸口者、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是也。按大拇指本高骨後一寸、許所謂人手卻十分也。卻者、?也。?者、拓也。人手竟又開拓十分得動脈之處、是曰寸口。凡寸之度取象於此。十寸爲尺。十其長是爲尺。尺、逗。所㠯指尺規榘事也。指尺當作指?。聲之誤也。指?猶標目也。用規榘之事。非尺不足以爲程度。尺居中。下可晐寸分。上可包丈引也。漢志曰。寸者、忖也。尺者、蒦也。尺?蒦三字同韵。从尸。主也。从乙。會意。昌石切。古音在五部。古書亦借赤爲之。毛晃曰。宋時案牘如此。乙、逗。所識也。漢武帝讀東方朔上書未盡。輒乙其處。題識之意也。以榘尺記識所度、故從乙。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㠯人之體爲法。寸法人寸口。尺起於寸。咫法中婦人手。?八尺也。法人㒳臂之長。常倍?。或曰。常當作丈。周制、八寸爲尺。十尺爲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人部曰。仞、伸臂一?也。是仞?無二。而此?仞並舉。疑許主七尺曰仞之說。人部之解出後人改竄。非許原文。說詳人部。凡尺之屬皆从尺。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铎部穿三母,thjyak

[ 广 韵 ]:昌石切,入22昔,chi,梗開三入清昌

[ 平水韵 ]:入声十一陌

[ 唐 音 ]:*chiɛk

[ 国 语 ]:chǐ,chě

[ 粤 语 ]:ce2

方言意思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k7 [陆丰腔] chak7 [梅县腔] ch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沙头角腔] cak7 [海陆丰腔] chak7 [宝安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东莞腔] cak7

⊙ 粤语:ce2 cek3

⊙ 潮州话:ciêh4/cioh4 cê1

英语解释

Chinese measure approx. 'foot'

编码信息

尺字UNICODE编码U+5C3A,二进制: 0101110000111010,十进制: 23610,HEX编码:E5B0BA,UTF-8: E5 B0 BA

五笔:NYI

仓颉:SO

郑码:XMS

电码:1439

区码:1963

统一码:5C3A

规范编号:175

四角号码:6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