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007诗词网 > 字典 > 骨解释

拼音:gǔ gū

注音:ㄍㄨˇ ㄍㄨ

部首:骨

总笔画:9

异字体: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属性:木

笔顺编号:255452511

笔顺笔画: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

笔顺读写:竖折折捺折竖折横横

基本字义

骨 gǔ(ㄍㄨˇ)

(一)、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 gàn )。

(二)、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三)、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四)、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详细字义

骨 gū

(一)、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二)、 另见 gǔ

百度释义

骨,即骨骼,指人或动物肢体中坚硬的组织部分。

康熙字典

骨【 亥集上 】【 骨部 】康熙筆画: 10画 部外筆画: 0画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

说文解字

骨【 卷四 】【 骨部 】

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屬皆从骨。古忽切

(骨)肉之覈也。西部而。覈、實也。肉中骨曰覈。蔡邕注典引曰。肴覈、食也。肉曰肴。骨曰覈。周禮。丘陵、其植物宜覆物。注云。核物、梅李之屬。小雅。殽核維旅。箋云。豆實菹醢也。籩實有桃梅之屬。按覈核古今字。故周禮經文作覈注文作核。古本皆如是。詩殽核、蔡邕所據魯詩作肴覈。梅李謂之覈者、亦肉中有骨也。从冎。有肉。去肉爲冎。在肉中爲骨。古忽切。十五部。凡骨之屬皆从骨。

音韵参考

[ 广 韵 ]:古忽切,入11沒*,gu,臻合一入魂見

[ 平水韵 ]:入声六月

[ 粤 语 ]:gwat1

方言意思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 粤语:gwat1

编码信息

骨字UNICODE编码U+9AA8,二进制: 1001101010101000,十进制: 39592,HEX编码:E9AAA8,UTF-8: E9 AA A8

五笔:MEF

仓颉:BBB

郑码:LW

电码:7539

区码:2539

统一码:9AA8

规范编号:1523

四角号码:6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