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007诗词网 > 字典 > 笙解释

拼音:shēng

注音:ㄕㄥ

部首:竹

总笔画:11

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行属性:木

吉凶寓意:吉

笔顺编号:31431431121

笔顺笔画:ノ一丶ノ一丶ノ一一丨一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撇横横竖横

基本字义

笙 shēng(ㄕㄥ)

(一)、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笙歌。芦笙。笙管乐( yuè )。

详细字义

笙 shēng

〈名〉

(一)、 (形声。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 同本义 [sheng a reed pipe wind instrument]

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说文》

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尔雅》

笙长四尺。——《风俗通》

三人吹笙,一人吹和。盖小者。——《仪礼·乡射礼记》注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二)、 又如:笙弄(弄笙);笙簧(簧管乐器);笙咽(笙的音质失调);笙竽(笙和竽);笙匏(笙和匏);笙筑(笙和筑);笙暖(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笙籁(笙和籁。古管乐器);笙镛(亦作“笙庸”。古乐器名)

康熙字典

笙【 未集上 】【 竹部 】康熙筆画: 11画 部外筆画: 5画

《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

说文解字

笙【 卷五 】【 竹部 】

十三簧。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从竹生聲。古者隨作笙。所庚切

(笙)十三簧。蒙上管樂而言。故不云管樂也。大鄭周禮注曰。笙十三簧。按廣雅云笙十三管。亦每管有簧也。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白虎通曰。八音、匏曰笙。匏之爲言施也。在十二月萬物始施而牙。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曰笙。釋名曰。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按禮經。東方鐘磬謂之笙鐘、笙磬。笙猶生也。東爲陽中。萬物以生。是以東方鐘磬謂之笙也。初生之物必細。故方言云。笙、細也。竽、大笙也。故竽可訓大。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見釋樂。孫云。巢高大。和小笙。鄉射記曰。三笙一和而成聲。三笙謂大者。一和謂小者也。从竹生。列管故从竹。正月之音故从生。舉會意包形聲也。韵會本無聲字爲長。所庚切。十一部。古者隨作笙。通典曰。出世本。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耕部审二母,sheng

[ 广 韵 ]:所庚切,下平12庚,shēng,梗開二平庚生

[ 平水韵 ]:下平八庚

[ 粤 语 ]:saang1

方言意思

⊙ 客家话:[陆丰腔] se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g1 sen1 sin1 [海陆丰腔] sen1 [东莞腔] sang1 [台湾四县腔] sen1 [客英字典] sen1 [梅县腔] sen1 [宝安腔] sang1

⊙ 粤语:saang1 sang1

英语解释

small gourd-shaped musical instrument

编码信息

笙字UNICODE编码U+7B19,二进制: 0111101100011001,十进制: 31513,HEX编码:E7AC99,UTF-8: E7 AC 99

五笔:TTGF

仓颉:HHQM

郑码:MMC

电码:4563

区码:8347

统一码:7B19

规范编号:2320

四角号码:6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