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对茱萸全诗
喜欢 () 热度:
摸鱼儿·对茱萸诗意

《摸鱼儿·对茱萸一年一度》是南宋词人徐一初所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即景抒怀,用晋人孟嘉九日登高落帽的典故,感叹国土沦丧,不复有当年文士饮酒赏菊的雅兴;下片追怀往事,痛悼山河变色,故宫禾黍,表达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痛。全词音调悲凉,如泣如诉,读之催人泪下。

摸鱼儿·对茱萸翻译
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到来了。强对茱萸无以为欢,更谈不上仿效古人的龙山高会。孟嘉在桓温部下,虽没有建立什么丰功伟业,但也能在宴席之间从容酬对,表现自己的才华和器度,落帽了还能博得名垂千古。当年在桓温的兵帐之中,多少应时得势的人物,如今已寂寂无闻,却有孟嘉这样一个幕客世人皆知晓。
追怀往事,眼中都是晋时山河。秋天来了,鸿雁从北方边塞飞来。登高时不愿上层楼,因为怕见到生满禾黍的故宫。想用美酒浇灭这些愁苦,可惜越喝越觉得哀愁。面对菊花更是无言。清晨的黄菊在西风的吹拂下,俯仰纷披,如有情意,不禁让人想起故国的君主。
摸鱼儿·对茱萸注释
1.摸鱼儿:词牌名。双调114字,上片56字,11句,7仄韵,下片58字,12句,7仄韵。
2.茱萸:一名越椒,是一种带有香气的植物,古代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据说此时佩带茱萸囊可以避灾。
3.龙山: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北。
4.参军:指孟嘉。
5.从容尊俎(zǔ):在杯酒之间从容相对。
6.幕府:指桓温的府署。
7.晋土:晋代的国土,因桓温、孟嘉皆晋人,故云。
8.故宫禾黍:指故国之思。
9.绿醑(xǔ):指酒。
10.新亭: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南。据《世说新语》载,西晋末,中原战乱,王室渡江流亡东南。王导等常于新亭饮宴,举目有山河之异,而相与对泣。而遂用“新亭相泣”等表示怆怀故国之情。
摸鱼儿·对茱萸赏析

徐一初的词作流传下来的仅此一首,却受到历代词论家的注意。
起两句意谓: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到来了。强对茱萸无以为欢,更谈不上仿效古人的龙山高会。“今在何处”四字,感慨弥深。国破家亡,早已是登临无地了。“参军”以下一段,追怀往事,发抒幽愤。参军指孟嘉。他在桓温部下,虽没有建立什么丰功伟业但也能在宴席之间从容酬对,表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器度。《孟嘉别传》载,风吹嘉帽堕落,桓温戒左右勿言,以观其举止 。嘉初不觉,良久,温命取帽还之,令孙盛作文嘲之,嘉即时作答。四坐嗟叹。象孟嘉这样的“魏晋风流”的典型,最为古来失意的文人所激赏。故事只云孟嘉落帽,词中却说“破帽飘零”,这已有词人自况的意味了。当年在桓温的兵帐之中,多少应时得势的人物,如今已寂寂无闻,想不到有象孟嘉这样的一个幕客,还能博得名垂千古,这也许就是词人的夙愿吧。上半阕纯用孟嘉故事,而作者的形象已隐现其中。
过片后,直接抒写所见所感。“追往事”一语归结上文。“晋土”,晋代的疆土。桓温、孟嘉皆晋人,故云。词人所追怀的往事实是前朝之事;眼中的晋土实是南宋的山河 。吊古伤今 ,表现了遗民的孤愤 。“征鸿又过边羽”,秋天,鸿雁从北方边塞飞来,它带来了什么信息?词人也许由征鸿而联想起远在大都的幼主吧。“登临”二句为全词主旨。怕上层楼,更怕见到生满禾黍的故宫 。“觞绿醑”三句 ,写出了“兴杯消愁愁更愁”之意。“绿醑”,美酒。而词人借酒浇愁,更是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新亭”,地名。“新亭对泣”为怆怀故国之典。搁泪,眼眶中蓄满了泪水。三句悲慨已极。“黄花无语”笔势又一转折。重阳赏菊,也是古来文人雅士的习尚。可是此时都与黄花相对无言,唯有含泪盈盈而已。“毕竟”三句接写黄花。清晨的黄菊在西风的吹拂下,俯仰纷披,如有情意——“犹忆旧时主”!末五字真有裂石之声。

起两句,用的是重阳习用的典实。茱萸囊,可以避灾长寿。晋孟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参军。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宾僚咸集。有风吹孟嘉帽落,而孟嘉不觉。后即传为文士风流的佳话。“今在何处”四字,感慨弥深。国破家亡,早已是登临无地了。“参军”以下一段,追怀往哲,发抒幽愤。孟嘉在桓温部下,虽然没有建立什么丰功伟业,但也能在宴席之间,从容酬对,表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器度。像孟嘉这样的“魏晋风流”的典型,最为古来失意的文人所激赏。词中却说“破帽飘零”,这已有词人自况的意味了。当年在桓温的兵帐之中,多少应时得势的人物,如今已寂寂无闻,想不到有像孟嘉这样的一个幕客,还能博得名垂千古,这也许就是词人的夙愿。上半片纯用孟嘉故事,而作者的形象已隐现其中。
过片后,直接抒写所见所感,既沉厚,又深折,痛语悲情,全从肺腑中流出。“追往事”,一语归结上文。“满目”句,真有唐李峤《汾阴行》“山川满目泪沾衣”之慨。词人所追怀的往事,实是前朝之事;眼中的晋土,实是南宋的山河。吊古伤今,表现了遗民的孤愤。“征鸿又过边羽”,中插一句景语,笔势便活。秋天,鸿雁从北方边塞飞来,词人也许由征鸿而联想起远在大都的幼主。“登临”二句,为全词主旨。怕上层楼,更怕见到生满禾黍的故宫。《诗·王风》有《黍离》篇。宋亡之后,遗民诗人们或以身殉,或遁迹山林,所作多感伤亡国的忧愤之语。细味此词,确实是《谷音》诸诗的同调。“觞绿醑”三句,写出“举杯销愁愁更愁”之意。重阳饮菊花酒,以却病延年,而词人借酒浇愁,更是悲从中来,泪如雨下。此三句悲慨已极。“黄花无语”,笔势又一转折。重阳赏菊,也是古来文人雅士的习尚。可是,此时却与黄花相对无言,唯有含泪盈盈而已。“毕竟”三句,接写黄花。清晨的黄菊在西风的吹拂下,俯仰纷披,如有情意——犹忆旧时主!末五字真有裂石之声。前人咏废圃荒野之花,多用“无主”一语,而本词更用拟人手法,谓花能忆旧时之主,中含无限痛思。
这首词景抒怀,以典入诗,感叹国土沦丧,表达了作者深沉的亡国之痛。
名家点评
明代文学家陈霆《渚山堂词话》卷二:词意甚感慨不平,参军自况之意。岂非德祐时忠贤,位不满其才者耶?“故宫离黍”、“无语黄花”,则又有感于天翻地覆之事,盖谷音之同悲者也。

猜你喜欢

张秦娥《南城

喜欢 () 热度:0℃

释道闲《颂古二首·其一

喜欢 () 热度:0℃

释道闲《偈二首·其一

喜欢 () 热度:0℃

释道闲《偈二首·其二

喜欢 () 热度:0℃

黄庭美《题方丈·九重云外步虚声

喜欢 () 热度:0℃

黄庭美《题方丈·欲看太乙青藜火

喜欢 () 热度:0℃

黄庭美《题方丈·宾云奏彻控青鸾

喜欢 () 热度:0℃

杨琛《和吴鹏举寻石门

喜欢 () 热度:0℃

杨琛《题画鼠

喜欢 () 热度:0℃

杨琛《黄燕山

喜欢 () 热度:0℃
作者:徐一初简介
徐一初

徐一初,生平待考。存词一首。见于《吴礼部诗话》。... [徐一初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