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驰全诗
喜欢 () 热度:
载驰诗意

 

  此诗当作于卫文公元年(公元前659年)。据《左传·闵公二年(前660)》记载:“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及狄人战于荥泽,卫师败绩。”当卫国被狄人占领以后,许穆夫人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赶到曹邑,吊唁祖国的危亡,写下了这首诗。

  许穆夫人名义上是卫宣公与宣姜的女儿,事实上乃卫宣公之子公子顽与宣姜私通所生。她有两个哥哥:戴公和文公;两个姐姐:齐子和宋桓夫人。年方及笄,当许穆公与齐桓公慕名向她求婚时,她便以祖国为念。汉刘向《列女传·仁智篇》云:“初,许求之,齐亦求之。懿公将与许,女因其傅母而言曰:‘……今者许小而远,齐大而近。若今之世,强者为雄。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惟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卫侯不听,而嫁之于许。”由此可见,她在择偶问题上曾考虑将来如何报效祖国。她嫁给许穆公十年左右,卫国果然被狄人所灭。不久,她的姐夫宋桓公迎接卫国的难民渡过黄河,计男女七百三十人,加上共、滕两个别邑的人民共五千人,立戴公于曹邑。戴公即位一月而死,“许穆夫人闵卫之亡,驰驱而归,将以唁卫侯于漕邑,未至,而许之大夫有奔走跋涉而来者,夫人知其必将以不可归之义来告,故心以为忧也。既而终不果归,乃作此诗以自言其意”(朱熹《诗集传》)。据“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二句,诗当作于暮春。

载驰翻译

驾起轻车快驰骋,回去吊唁悼卫侯。挥鞭赶马路遥远,到达漕邑时未久。许国大夫跋涉来,阻我行程令我愁。
竟然不肯赞同我,哪能返身回许地。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怀宗国思难弃。竟然没有赞同我,无法渡河归故里。比起你们心不善,我恋宗国情不已。
登高来到那山冈,采摘贝母治忧郁。女子心柔善怀恋,各有道理有头绪。许国众人责难我,实在狂妄又稚愚。
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考虑上百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载驰注释

1.载(zài):语助词。驰、驱:孔疏:“走马谓之驰,策马谓之驱。”
2.唁(yàn):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此处不仅是哀悼卫侯,还有凭吊宗国危亡之意。毛传:“吊失国曰唁。”卫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卫戴公申。
3.悠悠:远貌。
4.漕:地名,毛传:“漕,卫东邑。”
5.大夫:指许国赶来阻止许穆夫人去卫的许臣。
6.嘉:认为好,赞许。
7.视:表示比较。臧:好,善。
8.思:忧思。远:摆脱。
9.济:止。
10.閟(bì):同“闭”,闭塞不通。
11.陟(zhì):登。阿丘:有一边偏高的山丘。
12.言:语助词。蝱(méng):贝母草。采蝱治病,喻设法救国。
13.怀:怀恋。
14.行:指道理、准则,一说道路。
15.许人:许国的人们。尤:责怪。
16.众:“众人”或“终”。穉(zhì):同“稚”,幼稚。
17.芃(péng)芃:草茂盛貌。
18.控:往告,赴告。
19.因:亲也,依靠。极:至,指来援者的到达。
20.之:往,指行动。

载驰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据历史记载,是出身于卫国的许穆公夫人所写。
诗分四章,依次叙事抒情。
第一章写许穆夫人前赴漕邑吊唁卫侯失国(古时吊失国叫唁),许国大夫前来阻挠。“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这四句是说,鞭马奔驰前行,回国慰问文公。鞭驱驰路遥遥,奔向漕邑的大道。从驱马疾驰,反映了许穆夫人归心似箭,迫不及待的急切心情,从而说明对卫国的无限关怀。“大夫跋涉,我心则忧。”两句是说,许国大臣们跋山涉水来阻挠,我心里感到很忧愁。回卫的急切与被阻的苦恼,恰恰形成鲜明对比,在对比中更显示出对卫国一片关切之情。
第二章写许穆夫人对前来劝阻的许国大夫的不满之情。“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这四句的意思是说,你们既然不同意我的主张,我也不能马上回到许国。看你们不高明的作法,我考虑的难道不深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她驳斥大夫们,坚持已见,情绪显得冷静沉着。
第三章申述忧国深情不为许国大夫所理解。“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穉且狂。”这章意思是说,我登上那高冈,采摘贝母解忧伤。女人虽然易感伤,各有自己的主张。许国大夫指责我,他们幼稚又狂妄。进而抒发忧国之情,指出许大夫的幼稚无知。
第四章写她目睹卫国的田野,触物伤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并再申坚定不移的主张。“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这章意思是说,我走上祖国的原野,麦苗长得很茂盛。我陈诉于大邦,看谁亲卫谁救亡。你们大夫一副正人君子样,不要埋怨莫阻挡。纵使你们千百个主意,也不如我求援的考虑。
全诗通过许穆夫人顾念卫国覆亡,迫不及待地前往漕邑吊唁,并谋划挽救祖国之策,却被许大夫阻挠,而她毅然决然地坚持己见,矢志不移,从而表现了她忧国爱国的一片深情,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光彩照人的爱国者的形象。
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首先是按照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和感情发展的层次来完成的。首章写她得知卫国覆亡,心焦如焚,不顾路途遥遥,立即鞭马驱车急奔卫国吊唁,并谋划救卫之策。可许大夫前来阻挠,使她忧心忡忡。从 “忧”中,以展现其爱国热忱。次章从 “忧”思发展为针锋相对的斗争。“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减,我思不闷。”意志坚定,毫不让步,拒绝返回许国,其刚毅性格、爱国热忱,得以进一步升华。三章又从针锋相对地斗争,发展为当面斥责大夫的狂妄无知,表明自己的政治远见。“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自有主见,决不盲从。进而写出了她善于独立思考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大大丰富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末章以求援大国抗狄复卫的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正确,大夫的责怨只能是徒劳无益,枉费心机。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一往无前的勇气,溢于言表,把一个爱国者的形象推向极至。诗人正是按照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和感情发展的脉络,层层递进,逐步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事件突出,情节生动,形象感人。
其次,善于制造环境气氛,以突现人物形象。诗一开头突如其来,开门见山地写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四句话,写出了她得知卫亡后,策马驱车,长途疾驰,“归唁卫侯”,制造了紧张气氛,烘托出力图挽救卫国的焦急心情。国破家亡的忧伤,沉重的心境都一并跃然纸上。三、四两章开头两句,触景生情,登高望远,纵观祖国山河,不禁感慨万端;目睹田野,油油麦田,不禁兴致勃勃;都很好地衬托出被大夫阻挠的忧伤和陈诉大国挽求危亡的喜悦。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起到了相得益彰的抒情效果。

猜你喜欢

屈原《卜居

喜欢 () 热度:84℃

屈原《远游

喜欢 () 热度:25℃

屈原《九章·悲回风

喜欢 () 热度:78℃

屈原《九章·惜往日

喜欢 () 热度:17℃

屈原《九章·思美人

喜欢 () 热度:19℃

屈原《九章·怀沙

喜欢 () 热度:14℃

屈原《九章·抽思

喜欢 () 热度:16℃

屈原《九章·哀郢

喜欢 () 热度:25℃

屈原《九章·涉江

喜欢 () 热度:26℃

屈原《九章·惜诵

喜欢 () 热度:27℃
作者:许穆夫人简介
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姬姓,卫宣公之子姬顽 (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卫国君主卫懿公的异母妹妹。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也就是春秋卫国... [许穆夫人的诗]

最后一个字是驰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