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衣全诗
喜欢 () 热度:
绿衣诗意

  这首诗古人认为是庄姜夫人因失位而伤己之作,今人一般认为是一男子悼念自己的亡妻之作。诗人目睹亡妻遗物,倍生伤感,由此浮想联翩,写下此诗。

绿衣翻译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绿衣注释
⑴里:衣服的衬里。
⑵曷(hé):何,怎么。维:语气助同,没有实义。已:止息,停止。
⑶裳(cháng):下衣,形状像现在的裙子。
⑷亡:用作“忘”,忘记。
⑸女(rǔ):同“汝”,你。治:纺织。
⑹古人:故人,古通“故”,这里指作者亡故的妻子。
⑺俾(bǐ):使。訧(yóu):古同“尤”,过失,罪过。
⑻絺(chī):细葛布。绤(xì):粗葛布。
⑼凄:凉而有寒意。凄其:同“凄凄”。以:因。一说通“似”,像。
⑽获:得。
绿衣赏析

本篇写丈夫对亡妻的忧思怀念。
本篇共分四章。前两章触景生情,由目睹亡妻留下的“绿衣黄里”、“绿衣黄裳”,而引起诗人“心之忧矣,何维其已!”两章言:每当我目睹亡妻留下自穿的绿上衣、黄下衣,心里总是充满忧伤,不知何时才能消止。这种忧伤之所以如此难以排除,有其更深的原因,即第三章中所说的“绿兮丝兮,女所治兮”。这绿丝衣裳是你亲手所做。诗人忆起亡妻在世时,一针针,一线线,以巧手精心制作衣裳的美好可敬形象;并进一步忆起这个勤劳而精于针线的 “古人”,曾 “俾无訧兮”。当她在世时,遇事总规劝诗人,使其免于犯错。可见亡妻是个既勤劳又贤惠聪敏的人。以上是诗人由目睹亡妻所留下的绿衣黄裳而触景生情,抒发自己的忧伤。接着,在第四章又联想到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此言亡妻为自己缝制的粗细葛布衣裳,炎夏穿在身上总感凉爽似风吹。上述美德才使诗人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她是我最得意的人。这也正是诗人当年的对她衷心挚爱,如今对她深切怀念、忧伤难解的根本原因所在。
诗人在与亡妻共同生活中,值得回忆的往事与场面必定很多。但为何唯独选择看似普通的 “绿衣黄裳”、“絺兮绤兮”以抒发情思呢?这是因为它在诗人与亡妻生活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意义,足以表现亡妻的生活特征、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及对丈夫的情思;最易激发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忧伤情思;从而感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它之所以容易感动读者,在于诗人所表达的是深刻的人生体验与丧妻后的真情实感。而这种思想感情的表达是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由 “绿衣黄里”联及 “绿衣黄裳”、“絺兮绤兮”,以至 “女所治兮”; 由 “心之忧矣”到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实获我心”。这就使诗人与亡妻先前生活中的一些侧面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读者联想到他们的生活情景,对诗人失掉爱妻而寄予深切同情。
本篇结构谨严完美。首章由对绿衣的描写以引起诗人的忧伤,虽未具体表明忧伤的原因,但所描写的气氛已使读者预感到全诗的情调及原因之非同一般。次章只换了 “裳”、“亡”二字,与首章属于重章叠句,其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抒发忧伤感情。第三章则进一步表明:上述衣裳均为丝制品,都是亡妻亲手所制作;而且指出:亡妻规劝他避免做错事所表现的贤惠聪敏。这已经表露他怀念忧伤的根源。第四章又以穿着亡妻为自己做的葛布衣裳的感受,扣到自己对亡妻的中意之感,更进一步揭示自己对亡妻怀念忧伤的根源所在。这就使诗人所抒发的忧伤感情达到最高潮。诗的结构层次,就是这样严密、分明而完美。
本篇是怀妻悼亡之佳作,曾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如后唐牛希济词《生查子》: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明代归有光 《寒花葬志》: “曳深绿布裳”等,均可见受其影响的痕迹。
猜你喜欢

屈原《卜居

喜欢 () 热度:84℃

屈原《远游

喜欢 () 热度:25℃

屈原《九章·悲回风

喜欢 () 热度:78℃

屈原《九章·惜往日

喜欢 () 热度:17℃

屈原《九章·思美人

喜欢 () 热度:19℃

屈原《九章·怀沙

喜欢 () 热度:14℃

屈原《九章·抽思

喜欢 () 热度:16℃

屈原《九章·哀郢

喜欢 () 热度:25℃

屈原《九章·涉江

喜欢 () 热度:26℃

屈原《九章·惜诵

喜欢 () 热度:27℃
作者:佚名简介
佚名

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 [佚名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