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全诗
喜欢 () 热度:
芣苢诗意

这首诗具有劳动山歌的性质。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论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忽远忽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芣苢翻译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表襟兜起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芣苢注释

〔1〕这是一首妇女们在山坡田野间,结伴采集芣苢时所唱的歌,在劳动进程和满载而归的描绘中,表现出极欢快的情绪。为《周南》的第八篇。芣苢(fuyi):车前草,籽入药,古人相信它可以治不孕症。
〔2〕采采:采而又采。
〔3〕薄言:薄,有勉力、迫切意。言:语助词。薄言二字连用,有急忙、赶快的意思。
〔4〕有:指开始采集,从无到有。
〔5〕掇:(duo):拾取。
〔6〕捋(luo):用手握住,用力抹下来。掇、捋,写动作越来越快。
〔7〕袺(jie):用衣襟兜住。
〔8〕襭(xie):将衣襟插在腰带上兜住,这样所盛东西更多些。袺、襭,写收获从少到多。

芣苢赏析

《芣苢》是一首富有浓厚生活气息、明快优美的劳动之歌。
“芣苢”,植物名,即车前,大叶长穗,多生路旁,其叶可食,劳动人民每用其叶作菜吃。总观全诗,富有优美的意境、明快的节奏,是劳动妇女在采车前菜时所唱的歌曲。
首章前二句直接写道: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一解作颜色鲜明的样子。或解作:采了又采。首章言,在野外路旁长满了繁茂的车前菜,妇女们赶快把它采来作菜吃。在野外路旁长满了繁茂的车前菜,妇女们急急忙忙在采取。在本章内复咏,在 《诗经》 中尚属罕见的新奇例子。
虽然诗中所写的事件很平常,所用的语言和韵律很简单,但它却描绘烘托出美妙的意境、动人的画面。正当初夏季节,灿烂的阳光照耀着野外道路两旁的一片片葱绿繁茂的车前菜,农家的妇女们欢跃起来了。她们相呼结伴,一帮帮,一伙伙,前去野外采车前菜;她们满怀喜悦,一棵一棵地采,一把一把地捋;采多了,就手提衣襟兜着,就在腰带间掖衣襟盛着。边采车前边唱歌曲,歌声此起彼伏,响彻平原旷野。反复而有规律的劳动,协调着反复而有节奏的歌声,使她们不感到疲劳,而感到分外愉快。正如清代方玉润所说: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笑,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 《诗经原始)》“通篇只六字变换,而妇女拾菜情形如画如话。”( 《诗经原始》)读者如身临其美妙的意境,目睹其动人的画面,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也为之感到劳动的欢乐。
既然反复而有规律的劳动,协调着反复而有节奏的歌声,使她们不感到疲劳,而只感到愉快,那么随着车前菜越采越多,其愉快的心情便逐步升华,以至达到高潮。这种愉快心情的产生和发展,是通过采车前动作的变化发展而表现出来的。诗中尽管变换六个动词,但却清晰生动地描写出愉快心情由起始到最高潮的发展过程。
首章的“采之”,是泛言妇女们相互呼唤结伴前往平原旷野;“有之”,是妇女们看到芣苢,怀着喜悦的心情动手采。
次章的 “掇之”,是妇女们兴致很高,一棵一棵地拾起来; “捋之”,是妇女们越采越有劲,一把一把地捋来。
第三章的 “袺之”,是采得多了,手提衣襟兜起来; “襭之”,是在腰带间掖起衣襟,满载而归,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诗中章法、节奏的变化,是由采车前劳动节奏与心情的变化而变化;而心情的变化,则又因采车前劳动所得情况变化而变化。随着采车前劳动动作的变化发展,及所采车前的逐步增多,其歌声,也自然越唱越畅快,越唱越嘹亮,响彻平原旷野,充分体现了丰收的喜悦和劳动后的轻快。使愉快的心情达到最高潮。
诗中的欢乐,是从反复而明快的节奏(劳动节奏和歌唱节奏)与层层递进的六个动词表现出来的。正如元代吴师道所说:“此诗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 ( 《传说汇纂》)
诗中未涉及芣苢以外的诸如节候、风景等任何事物,而是用赋体手法,只通过对芣苢形象与采芣莒的劳动节奏及过程进行了描写,就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正如清代王夫之所说: “芣苢,微物也;采之,细事也。采而察其有,掇其茎,捋其实;然后袺之,袺之余,然后襭之。目无旁营,心无遽获,专之至也。”(《诗广传》)
猜你喜欢
作者:佚名简介
佚名

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 [佚名的诗]

芣字开头的古诗词
最后一个字是苢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