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解释
欧阳修于公元1045年(仁宗庆历五年)贬为滁州(治所在今安徽滁县)知州,至庆历八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诗为诗人劝勉欧阳修而作,写于庆历六年,其时诗人在许昌任签书忠武军节度判官。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上一句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下一句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全诗
- 昔读韦公集,固多滁州词。
- 烂熳写风土,下上穷幽奇。
- 君今得此郡,名与前人驰。
- 君才比江海,浩浩观无涯。
- 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
- 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
- 寻常行舟舻,傍岸撑牵疲。
- 有才苟如此,但恨不勇为。
- 仲尼著春秋,贬骨常苦笞。
- 后世各有史,善恶亦不遗。
- 君能切体类,镜照嫫与施。
- 直辞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 不书儿女书,不作风月诗。
-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
- 安求一时誉,当期千载知。
- 此外有甘脆,可以奉亲慈。
- 山蔬采笋蕨,野膳猎麏麋。
- 鲈脍古来美,枭炙今且推。
- 夏果亦琐细,一一旧颇窥。
- 圆尖剥水实,青红摘林枝。
- 又足供宴乐,聊与子所宜。
- 慎勿思北来,我言非狂痴。
- 洗虑当以净,洗垢当以脂。
- 此语同饮食,远寄入君脾。
唯存先王法,好丑无使疑。作者
寄滁州欧阳永叔赏析
这首诗先把欧公与唐代诗人韦应物相提并论。且盛赞欧公:“下笔犹高帆,十幅美满吹。一举一千里,只在顷刻时。”然后就此生发,勉励欧公尽其才力写作诗文,以达到惩时救世的目的,从而光照千古。诗人还着重劝勉欧公安于滁州生活“慎勿思北来”,言外之意也就是望其坚持刚正的政治立场,而不要有丝毫妥协,用意十分深切。 诗开篇借读韦应物诗集谈及对滁州的印象,实则借韦赞欧。接着“君才比江海”以下六句赞美欧阳修在文学上的贡献。然而这样有才能的人士,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就像傍岸撑船一样,滁州毕竟地小,先生的才能是不能得到很好施展
诗词作者